小悠:“哦!
对!
理论上讲,如果距离足够小,或是密度足够大,‘星星’小点也可以。”
大姑:“有没有可能,不只是‘万有引力’呢?”
小悠:“那还有什么力?”
大姑:“铁镍合金具有磁性。”
小悠:“磁铁?一颗‘磁铁星星’!
这样逻辑就说得通了!”
大姑:“小悠,到这里,我们是不是是可以就前面的推测作一个小结呢?”
小悠:“哦!
好的!
‘星月西北沉’可能是地轴偏转导致的;而地轴偏转,可能是引力导致的;同时引力使地轴偏转时,可能附带着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从而导致‘地势西高东低。
而这样的引力可能是一颗星星导致的;而要具备这样的引力效果,这颗星星应该体积比地球小,具备一定的质量,并且可能带有磁力。”
大姑:“这样的‘小星星’,看看天空,你想到了什么?”
小悠:“天空?月亮?大姑,你不会认为是月亮吧?”
大姑:“一切皆有可能!”
小悠:“可是月亮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呀!
没有磁性!”
大姑:“这仅仅是月亮表层的化学成分吧?”
小悠:“有人说月亮是中空的!
所以表层成分,应该就是月亮的成分。”
大姑:“那也不要紧,有磁性只是可能的条件之一,不是必须的。”
小悠:“对哦!
那故事可能应该是这样的。
上古时期,‘月球’从天外飞来,经过地球时,被地球引力所捕获,成为地球晚上的‘照明灯’,同时,为了留下这位‘天外来客’,地球也给予了‘制度倾斜’——是真的‘倾斜’,地轴歪了!
可如果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月亮是在‘共工怒触不周山’之后才有的吗?在那以前我们没月亮吗?这怎么可能?‘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里说的是‘故日月星辰移焉’!
有月亮呀!”
大姑:“可是这句话出自《淮南子》,是西汉时的书,有没有可能是后人添加的呢?”
小悠:“有是有这种可能,可如果是突然多出个月亮,应该也会编个神话吧?可我想不起咱们哪里有这方面的神话呀!”
大姑:“我看到过一个,好像是瑶族的神话。”
小悠:“是这个吗?‘在西南的瑶族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以前的天上只有太阳和星星,人们一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而突然在一天的晚上,天空出现了一个燃烧的大火球,极其的刺眼。
这时有一男一女两位少年英雄,男孩力大无比,引弓射箭,女孩心灵手巧,编织了一片巨大的丝绵布,让男孩挂在箭上射向天空,把火球成功的盖住,渐渐的形成了月亮。
’”
大姑:“嗯!
就是这个!”
小悠:“这篇《月球是怎么诞生的》(‘五公子档案馆’着)的网文还说:‘在我们古代文字和文献中对于月球的描写,并不是一直都存在的。
山海经里第一次对月球的记载,是在轩辕黄帝之后。
而玛雅人的《编年史》里,有对金星、火星的记载,但是没有月球的记载。
这不禁让人沉思,为何那么大个的月球看不见,却要记录一点点的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