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文网

第35章(第2页)

王稽脸上挂着一丝未竟事业的遗憾,但更多的是对国家未来的欣慰与释然。

至于白起,这位战功赫赫的上将军,终于在马背上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不同于历史中的悲剧结局,他有幸在军旅生涯中安然度过晚年,最终在一片宁静中无疾而终,枕戈待旦的一生得以圆满落幕。

他的离去,虽有不舍,却也满载着荣耀与敬仰,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当王稽与白起相继离开了人世后,他们对范雎的追忆,却如同他们生前的友谊一般,成为了流传在秦国朝堂上的一段佳话。

每当长平之战的胜利被提及,人们在欢庆之余,也会想起那位英年早逝的相国,那个以智慧和牺牲改变了历史进程的青年才俊。

而嬴稷,虽然在无数个夜晚,都会对着星空,默默诉说着对范雎的歉疚与思念,但他也明白,范雎的心愿,不仅仅是个人的安危荣辱,更是秦国的强大与统一。

于是,他将这份悲痛转化为力量,继续推动着秦国向前,向着统一天下的目标迈进。

范雎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精神与策略,如同璀璨星辰,永远照亮着秦国的道路。

在历史的长河中,范雎的名字,与那些为了国家兴盛而付出一切的英雄们一起,被后人铭记。

在嬴稷的晚年,他逐渐退居幕后,如同赵雍般将国家的重担托付给了儿子嬴柱,自己则扮演起智者和顾问的角色。

这不仅是对儿子能力的信任,也是对未来的深远布局。

此时的嬴柱,不再是历史中那个短命的孝文王,而是一位在父亲悉心培养下日益成熟的储君,他肩负着秦国的未来,也背负着对范雎之死的深刻记忆。

嬴稷的决定背后,藏着他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洞察与对未来的深远考虑。

他深知,一个国家的稳定不仅在于军事上的强大,更在于内部的和谐与继承的有序。

赵雍的悲剧让他意识到,君王的选择往往能引起连锁反应,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不可挽回的动荡。

赵雍因为对王后的偏爱,忽视了王室内部的平衡,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收场,同时也让赵国元气大伤,这成了嬴稷心头挥之不去的警钟。

因此,嬴稷选择提前退位,并非简单的权力转移,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政治布局。

他希望给予嬴柱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君王的角色,通过亲自指导,帮助他建立起自己的威望和统治基础,同时也能在自己健在之时,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儿子排除潜在的隐患,确保政权的平稳过渡。

在嬴稷的悉心教导下,嬴柱渐渐展现出了不同于史书上记载的面貌。

他不再是那个短命的孝文王,而是成长为一位审慎、仁慈而又不失果断的君主。

他听取父亲的教诲,重视朝臣的意见,尤其是那些公允且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努力在复杂的□□势中寻求最有利于国家发展的道路。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