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继续感慨:“孔师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理非谬。
试想,若世间万物皆循此道,战乱纷争,岂不烟消云散?以吴国为例,公子光若真能恪守此礼,何至于手足相残,篡位夺权?”
席斌闻言,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缓缓开口:“人心似海,贪欲如潮。
只要贪婪之火不灭,礼仪之堤便难以稳固。
但若能以孔师之道,教化万民,即便不能完全根除战乱,也能使之大大减少,为世间带来片刻安宁。”
孔子,这位周游列国的智者,他的理念如同春风化雨,却屡屡遭遇冰霜的拒绝。
各国君主虽敬其为人,慕其学识,却鲜少有人愿将他的政治蓝图付诸实践。
唯有子路,在无数次的失望与坚持中,偶遇了庆忌公子——这位难得的知音。
庆忌公子的赞许,如同荒漠中的甘泉,让子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慰藉,仿佛找到了那条通往理想国度的隐秘小径。
于是,这段关于智慧、理想与坚持的故事,在历史的尘埃中继续传唱,激励着后世的每一个灵魂,去追寻那份超越时代的真理与光明。
在那个晨光初破的清晨,话语间仿佛跃动着不凡的火花,席斌的眼神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他以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调激昂道:“世人皆道孔圣拘泥于古,殊不知,孔师之心,广如瀚海,深不可测。
试想,若他真是墨守成规之辈,何以踏遍春秋,直抵齐君之殿?
按照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陈规,孔师理当恭谒周天子于王城之下,但他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寻找那能承其大道,以周礼复兴天下,共筑万世安宁的明君。
他的复周制,循周礼,非是对周天子个人的盲从,而是对理想国度的深切期盼与不懈追求。”
席斌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却未能激起席斌身旁席斌的共鸣。
席斌,这位现实主义的拥趸,心中自有一套铁血逻辑——“枪炮之下,方显权柄之重”
。
对于儒学的博大精深,他虽知皮毛,却无意深究,他的目光始终聚焦于力量的积累与疆域的扩张。
在他看来,儒家的仁义道德,不过是乱世中的温柔乡,而他,誓要以手中的剑,开辟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席斌轻抚剑柄,目光如炬,趁着氛围正佳,他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向子路抛出橄榄枝:“子路兄,文武双全,如日中天,我席斌自愧不如,却也心生敬佩。
今日,我愿以满腔热血与无限可能,邀你共谋大事,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不知子路兄意下如何?”
子路闻言,面色微变,随即陷入沉思。
他深知,席斌之邀,无异于一步登天,然而,心中的那份牵挂却让他难以抉择。
他缓缓开口,声音坚定而温柔:“庆忌公子,大丈夫生于世,自当建功立业,公子壮志凌云,子路若能相随,实乃幸事。
然,家母年迈,需人侍奉,此番随孔师游历,已是将她托付于挚友。
若我随公子远赴卫国,再图吴国,归期遥遥,老母安能久托?子路虽不才,却也知‘父母在,不远游’之理,恐难以从命。”
此言一出,席斌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