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人站在他这一边,会议大厅里的人全都反对他,他自己参谋部里的人也全都反对他。
而无法看清的千百万人从远方恳请他要顶住和坚持到底的声音此刻并未出现在他身边。
威尔逊不知道,倘若他果真站起身来,拂袖而去,使他的威胁成为现实,他的名字就有可能千秋万代留传下去吗?威尔逊不知道,是否只有当他坚持到底,他对未来的理念才有可能作为一种可以一再更新的基本原理而毫无瑕疵地留给后世呢?威尔逊不知道,从他对企图得陇望蜀、充满旧仇宿怨和毫无理智的这几个大国所说的“不”
字中会出现哪种转机呢?他只感到自己孤独一人,他只感到自己的力量太弱,无法承担巴黎和会夭折的最后责任。
于是,威尔逊渐渐地让步了——而让步的后果却是灾难性的。
他松动了自己的强硬态度。
豪斯上校搭桥牵线。
双方都做了妥协。
关于边界的磋商来来去去进行了八天,终于在1919年4月15日——历史上黯淡的一天,威尔逊怀着矛盾的心情勉强同意了克里孟梭的显然压低了的具有军事意义的要求:德国的萨尔地区交给法国,但不是永远,而仅仅是15年。
这是这位迄今毫不妥协的人做出的第一次妥协,它好像魔棒似的这么一点,第二天早晨巴黎的报纸都变了调门。
昨天还在骂他是和平的干扰者、世界的破坏者的各种报纸,现在都把他赞誉为世界上最有智慧的政治家。
可是,这种颂扬在他心中却是一种责备,使他深感内疚。
威尔逊知道,他事实上也许已经拯救了这种一时的和平,但用和解精神缔造的持久和平——唯一能拯救世界的和平却被错过了,或者说已付之东流。
荒谬绝伦的事战胜了天经地义的事。
冲动的感情压倒了冷静的理智。
超越时代的理想被群起而攻之后,世界又倒退回去了。
而他——身为领袖和旗手的威尔逊却在这次针对他本人的决定性战役中遭到彻底失败。
指参加巴黎和会的英、法、意、日等国。
法国为了控制莱茵河地区(rhend)要求将萨尔地区(saar)划并给法国。
萨尔地区不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是一个重要工业区,如果由法国并吞,势必愈益加强法国的地位,英、美等国反对法国的这一要求,不愿让萨尔地区同德国分离,不能让法国在萨尔地区享有行政统治权,只许法国享有萨尔煤矿的开采权。
《凡尔赛和约》规定,萨尔区由国联直接管理,为期15年,期满后通过公民投票最后确定萨尔区的归属。
今萨尔区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个联邦州——萨尔州(saarnd)。
虽说美、英、法三巨头左右着巴黎和会,但他们之间的合作绝非融洽,对许多问题不断发生争执。
有一次克里孟梭说劳合·乔治一再撒谎,这位英国首相跳起来,抓住法国总理的硬领要求他道歉。
克里孟梭则向劳合·乔治提出决斗的挑战,说“用手枪或剑都可以”
,威尔逊把他们两人拉开。
参阅李岩、高明主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画》第467页,蓝天出版社,北京,2005年2月第1版。
在这命运攸关的时刻,威尔逊的作为是对还是错?谁人能予评说?不管怎么说,在那无法挽回的历史性的一天,一个影响远远超过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决定被做出,而为了这个决定的过错,我们要再次用我们的鲜血、用我们的绝望、用我们无奈的困惑付出代价。
从那一天起,威尔逊的影响力已渐渐消失——他的影响力在他那个时代曾是无与伦比的道义力量。
而现在他的威望已经远去,他的力量也随之东流。
谁做出一次让步,那么他就一发而不可收。
一次妥协势必会导致一连串新的妥协。
有名无实必然成为虚有其表。
暴力必然会制造出暴力。
在凡尔赛达成的和平曾被威尔逊梦想为是整体的和平与持久的和平,其实不然,它是不完全的和平,是一种非常不完满的产物,因为这种和平并不着眼于未来,而且不是出于人道精神而是出于对纯粹物质利益的理性考虑而产生。
历史上绝无仅有、也许是与人类命运最休戚相关的一次机会竟令人惋惜地白白错过了。
人们说冲锋陷阵才是勇敢,盾牌只是懦弱者的遮羞布人们说前人智慧超越后人,后来者最好虚心受教人们说种族的高贵或低贱,是天生而不可逾越人们说真理早已写在教条里,质疑者愚蠢又可笑人们错了。成见和偏见是世...
阮觅嫁给了南阳侯府的次子顾云暄,可是这位侯府次子不仅混账,还被阮觅发现他有一朝显贵就要降妻为妾的心思。阮觅怒,不顾众人反对坚决和他和离了。可是和离不过三年,顾云暄突然就成了元后嫡子,还登基为帝了...
内敛高冷女x内敛高智男。重生一世,携手探寻那最黑暗的深渊。...
养了自己十几年的父母,居然不是亲生的,而这一天,亲生父亲带着亿万家产来接自己...
接档文每次重生都不可描述,求点进作者专栏收藏比心心黎青颜穿了。穿到了一本不可描述的成人书里。好在,她不是跟各种男人不可描述的女主。也不是和女主抢一堆男人的炮灰女配。但却成了女主心头...
末世突然来临,毫无准备的江莉就这么直面自家老父亲的死亡异变,孤立无援的她,正在恐慌当中时,无意中竟然激活了一个跟游戏似的交易平台。这一下食物不愁了,只不过这积分的收集让她有了一种捡垃圾的感觉。还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