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文网

第七十六章 一月文会下人杰事功(第5页)

赞誉非常高。

几名讲郎纷纷点头。

濂溪先生就是理学宗师周敦颐。

理学一脉相承。

这个时空,有濂溪先生,而无《爱莲说》。

乔如松的话是周敦颐的观点。

他认为要成为圣人,需要“依正道而行,守中正仁义“。

乔如松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说:他修身、立志,是要向成为的圣人方向迈进。

立志高远。

当然,圣人不可期。

自前明阳明子后,儒学再无圣人。

所以,骆讲郎说有名儒之风。

都是学理学的读书人,相当有共鸣。

等乔如松说完,山长张安博点头,笑着道:“大善。

可为此句共饮!”

众人纷纷举起茶杯,各自点评,意兴飞扬。

林讲郎喝着茶,嘴角泛起苦笑。

乔如松比公孙亮更胜一筹。

到底是年纪大几岁,见识多一些。

公孙亮还是学生思维,以“求知”

为乐。

而乔如松是修身养性,立志成名儒。

高下立判。

早知道如此,他在第二场的时候就该向山长力争的。

贾环的年纪比18岁的公孙亮更小。

林讲郎心中,很有些担心!

亭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贾环的身上。

空气中压力沉重。

连已经失去角逐资格的罗向阳也禁不住为他这位小同乡感到担心。

轻轻的握拳。

贾环抿了抿嘴。

他的立论是青松的风骨。

他需要一个切合他自身的总结。

不能吹牛-逼吹到天上去。

比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