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竹发现了,宣城这边每一条热闹的巷子都会有一个乞丐蹲守,这些乞丐大多是老人或几岁的孩童,穿着破破烂烂的,身子瘦的皮包骨。
路过的好心人有的会施舍几个铜板,也有的会送点吃食。
林竹拧眉,这里的乞丐比清河镇多太多了。
也不是清河镇没有,林竹记得以前清河镇的乞丐是很多的,后面好像是孙县令来了之后,把废弃的妇孺堂又建起来了,那些无父无母的孤儿和孤寡老人也有了去处,加上林竹的厂房收购大量的土豆魔芋,期间也有不少小乞丐自己挖着魔芋土豆跑来林家村卖,也能勉强糊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宣城繁华是真繁华,不过底层的人过的也是辛苦。
毕竟在这里连打水都是要花铜板的,这些无父无母的孤儿只能讨饭养活自己也说得过去了。
林竹路过包子店的时候,买了几个粗面馒头,看到来往的乞丐一人给了两个。
把馒头放到他们磕碰的裂了几个口子的碗时,不论是年纪大小的乞丐都纷纷道谢。
林竹目不斜视,放下了馒头就走。
他也是刚来这边没多久,只能做到这里了。
林竹说宣城的首饰好看,不是骗林兰她们的,宣城南边有一排的金银铺子,大部分铺子都是一栋一栋的,林竹挑了一家招牌为‘福满金楼’铺子进去了。
这间铺子很大,有两层楼,一楼是大厅样式的,四周打造了回字形的桌子,有五个伙计,每进来一个人,就有一位伙计负责介绍铺子的首饰。
今儿进来的客人不多,林竹是第四个,正好是一个瘦高的伙计前来招待。
“这位客人,您想要找什么样式的首饰呢?”
林竹道:“有没有适合十四五岁姑娘的?”
林兰算起来也快及笄了,之前他承诺过林兰及笄会送一套首饰的,正好这时候来了就看看,有合适的就带回去。
伙计道:“客人是想买金的还是银的?簪子还是手镯耳饰?”
林竹想了想:“先看金的,簪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