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又黄巾余党三人——赵弘、韩忠、孙仲,聚众数万,望风烧劫,称与张角报仇。
朝廷命朱携即以得胜之师讨之。
携奉诏,率军前进。
时贼据宛城,携引兵攻之,赵弘遣韩忠出战。
携遣玄德、关、张攻城西南角。
韩忠尽率精锐之众,来西南角抵敌。
朱携自纵铁骑二千,径取东北角。
贼恐失城,急弃西南而回。
玄德从背后掩杀,贼众大败,奔入宛城。
朱携分兵四面围定,城中断粮,韩忠使人出城投降。
携不许。
玄德曰:“昔高祖之得天下,盖为能招降纳顺;公何拒韩忠耶?”
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昔秦、项之时,天下大乱,民无定主,故招降晓行赏附,以劝来耳。
今海内一统,惟黄巾造反;若容其降,无以劝善。
使贼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降:此长寇之志,非良策也。”
玄德曰:“不容寇降是矣。
——今四面围如铁桶,贼乞降不得,必然死战。
万人一心,尚不可挡,况城中有数万死命之人乎?不若撤去东南,独攻西北。
贼必弃城而走,无心恋战,可即擒也。”
携然之,随撤东南二面军马,一齐攻打西北。
韩忠果引军弃城而奔。
携与玄德、关、张率三军掩杀,射死韩忠,余皆四散奔走。
正追赶间,赵弘、孙仲引贼众到,与携交战。
携见弘势大,引军暂退。
弘乘势复夺宛城。
携离十里下寨,方欲攻打,忽见正东一彪人马到来。
为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
年十七岁时,与父至钱塘,见海贼十余人,劫取商人财物,于岸上分赃。
坚谓父曰:“此贼可擒也。”
遂奋力提刀上岸,扬声大叫,东西指挥,如唤人状。
贼以为官兵至,尽弃财物奔走。
坚赶上,杀一贼。
由是郡县知名,荐为校尉。
后会稽妖贼许昌造反,自称“阳明皇帝”
,聚众数万;坚与郡司马招募勇士千余人,会合州郡破之,斩许昌并其子许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