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和王夫人都老多了,发鬓斑白,皱纹满面。
尤其是王夫人,前年不慎摔倒后一直半身不遂,如今出入都要靠人抬进抬出。
王夫人看见俨然已是成人模样的贾湘跪在自己跟前,一下子就想起至今音信全无的儿子,心中又酸又痛,抚着他的头,落泪道:“我的好孙儿,若是你爹爹在这里,看见你这模样,还有这出息,心里该多高兴啊。”
贾政忍悲说道:“湘儿刚刚回家,你就说那些丧气话。
如今一家团聚,正该高兴呢。”
旁边侍立的李纨等人也忙上来开导抚慰,却又转脸抹去泪水。
见众人情形,贾湘也知道当初宝玉出走给这个家带来多大的打击,即使是自己的衣锦还家也冲不淡那股子颓唐之气。
贾政慈爱看着贾湘,说:“如今兰儿和湘儿都大了,他们两哥俩一文一武,都可望成为国之栋梁。
再过两年,成了家,我贾家有添了子孙,日子就会越发好起来。
你们就不要再提那个不孝子了,全当他死了。”
一席话倒招得王夫人的哭声更大了,她拉住贾湘的手,呜咽着说:“我生的,我如何忘得了?这几年来,我何尝睡过一个好觉?我好悔啊,悔得肠子都青了。”
贾湘看着涕泪交流的王夫人,心中的积怨也消了大半,还能怎样?如今她也不过是个老迈的妇人,而且日日被悔恨折磨着。
只好报以一声长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第52章
这里,贾母见王夫人口中唯唯,不露半点不愉之色,心里却极为不安。
这个媳妇现在不爱说话,阴阴沉沉的,也不知道她心里怎么想的。
想当初,贾母自己很是整治过这王氏一番的。
那时她刚进门,仗着自己家里有钱,嫁妆丰盛,总是讥讽家境一般的大媳妇何氏。
这何氏却是性格温柔和平却又实心实意地孝敬长辈,颇得贾母欢心,于是每每偏帮着何氏,或在言语上弹压王氏。
王氏岂是吃得亏的?几次三番较量下来,贾母倒没说什么,儿子贾政看不下去了,训斥了好几次她还不服气,直到说她犯了七出之一的“不顺父母”
,王氏才闭了嘴。
此后,自知和贾母斗是鸡蛋碰石头的王氏收敛好多,至少在表面上变得孝敬柔顺起来。
何氏生下琏儿之后没过久就过世了,这时倒是多亏了王氏照料,加上王氏自己颇能生养,育有二子一女,都是人中龙凤。
长子贾珠,自幼好学,饱读诗书,春闱一试,崭露头角,被贾政寄予厚望。
可惜天不从人愿,正待贾珠跃跃欲试欲蟾宫折桂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伤寒夺去了他的生命。
幼子贾宝玉,诞生之时因口中含着一块美玉,被人视作天赐祥瑞,加上容貌出众,贾母竟如得了活龙似的,宠爱有加。
只是此子跳脱叛逆,不肯往读书做官的正道上走,倒愁怀了王夫人,日日向菩萨祷告宝玉能奋发图强,望子成龙之心不啻于三迁住所的贤德孟母。
得媳如此,也该知足,贾母也就慢慢对她另眼相看了起来,将管家的重任也交付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