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皇后与姐姐抱着儿子在前面走,后面跟着几个乳母与宫人,其中一个乳母抱着小公主。
忽然,一伙人从宫里的暗处窜过来,个个武艺高强,一把抢过吴皇后与吴称心抱着的两个男孩,转身逃跑,宫中大乱。
侍卫们追过去,那些黑衣人跑得飞快,一会儿隐没在夜幕中。
吴皇后姐妹哭晕在地,众宫人把两人抬回坤宁宫去。
宫中皇子丢失是天大的事,大理寺,刑部,暗龙卫纷纷出动,京畿之地全都戒严,闹得天翻地覆。
孩子虽然没找回来,却很快查出,参与此事的有萧庶人的娘家势力,还有郑贤妃的娘家势力,太子李厚的手下。
皇帝震怒之下,重罚参与的人。
下旨把萧庶人杖毙,诛萧氏三族,萧氏的两个女儿幽禁冷宫。
四皇子李舒,废为庶人,迁居黔州,囚禁于萧家故宅。
郑贤妃废为庶人,杖毙,郑家诛三族,远枝逐出永安城。
长子李厚废太子位,改封陈王,迁房州任刺史,非诏不得回京。
为了安抚吴皇后,皇帝下诏,立五皇子李乾为太子,六皇子李坤封宋王,食邑万户,以山南两道为封地。
丢失的小儿子李定封安南王,食邑万户,以琼州和安南为封地,长到人之前暂由吴皇后安排人代管。
新生的小公主为吉安公主,食邑五千户,吉、袁、抚三州为汤邑。
同样失去儿子的吴称心,封为晋国夫人,晋国夫人的女儿封为魏国夫人,母女长留宫中伴驾。
晋国夫人本来还伤心,见皇后的孩子也没找回来,心里平衡了一半,又听皇帝封她晋国夫人,女儿封魏国夫人,乐上心头,哪还有功夫难过。
两个孩子当然没事,早有吴皇后事先埋伏好的如意内卫截住这伙歹人,救下孩子,把歹人全部诛杀。
如意的儿子悄悄送到南阳墨家堡交给平安,取名相里启明,内定为下一任的墨家家主。
称心的儿子送到流求岛,给李圭和尉迟殿臣夫妻抚养,取名杨授,长大后接手金阳郡主在琼州的势力。
此时仁宗的后宫里,人员不复杂,吴皇后也觉得省心。
四妃中的韦贵妃,因谋杀相里深案件韦家降职的牵连,闭门思过。
贤妃位置由二皇子的生母丁美人补上,二皇子自小身体就不好,每天都在跟汤药打交道。
吴皇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容大度,让通善医馆的良医与御医共同会诊,看能不能把贤王的病除根。
最后得出结论,贤王是血脉中遗传下来的弱症,治不好。
不过精心照管,活到五六十岁也有可能。
冷淑妃年后生下个病弱的小公主,暂时没空争宠,精心照顾自己的女儿。
杨德妃依然没有怀上孩子,仗着亲戚关系,跟吴皇后磨叽,好好的养女让皇帝关起来,自己又没了着落。
吴皇后想了想,把吉安公主给杨德妃的仙居宫送过去抚养。
她正经事一大堆,在养孩子上还真是没什么耐性。
养儿子是为培养接班人,一个小公主,杨德妃养肯定比自己养得淑女。
德妃手下的宫人问她:“娘娘,您养皇后的孩子做什么?听说通善医馆的女医水平极高,叫进宫来给您调养一下身体,生下自己的孩子最好。”
杨德妃微微一笑:“我才不想生呢,我自己都是家族的牺牲品,生下孩子有什么用?生孩子也是有风险的,王庶人都没避过去,我也未必有哪个能耐。
杨家是前朝的宗室,现在皇家忌讳着呢。
没见先帝的杨淑妃,有两子三女,还不是跟着儿子封地养老的下场。
现在这样子最好了,我无子女就不会对别人构成威胁,也没有人会过度注意到我这里。
我养着吉安公主,皇后就会把我当自己人,将来跟着公主出宫养老。”
两个月后,林美人的三皇子夭折,哭得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