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办法,朝中哭穷,将崔行舟这样的地方封王指派过来,就明显有蹭富户的嫌疑,指望着淮阳王自己想着办法,刮一刮家底,填补下朝廷的大窟窿。
可现在吴太后那帮子人贪心不知满足,刮着淮阳王的油水,还嫌弃着油水不够丰厚,真是让人恼火。
不过接到圣旨时,崔行舟依旧脸色如常,绝不叫谏官抓住半点把柄。
朝中不知道何人在万岁的面前进谗言,让万岁下了这种武断的旨意。
虽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可是那得摊上明君,不然的话违抗圣旨也是诛灭九族的大罪。
幸而他拖延了这么久,也将城外的蛮兵耗得差别不多了,至于粮草也算是尽数筹备齐全。
而他这些日子来,一直在城中操练人马,并未松懈消极地等待。
听着每日的骂阵,城中的热血儿郎们老早就憋着一团火气,要与侵犯家园的蛮兵一站到底。
就在接到圣旨的半个月后,一队从西关押运粮草的大燕粮草车队,因为大雪阻路,一时贪了近路,居然迷路进入了蛮人的地界。
已经断粮许久的蛮兵大喜,哨兵带着一队人就将着粮草劫持了。
检验过米面无毒后,一时间蛮兵大营如同过年一般,大锅造饭热闹异常。
而那些马儿也都能吃上干草,一个个打着响鼻儿。
就在蛮兵大营酒足饭饱的第二天,关闭了许久的金甲关的大门突然被打开,一对官兵涌出,与蛮兵对阵。
这是蛮兵等待了许久的机会了。
没办法,金甲关的壳子太硬了,若是守军不主动打开,攻城的损失势必惨重。
他们打了这么久,就是为了损耗大燕的士气,让那京城的皇帝小子乖乖缴纳了岁贡。
现在城门开了,就要将这个装孙子甚久的淮阳王彻底打趴下,才能让大燕缴纳岁币交的心服口服。
据后来从战场上的人说,那场战役打得惨烈极了!
骑兵还好些,那些步兵们算是倒了大霉。
只要蛮兵的马儿一撅尾巴,一股子马稀就喷薄而出啊!
一不小心就迸溅得满头满身都是。
蛮兵的马儿昨天的夜草,悉数变成稀软的“黄金”
喷薄沙场。
那马儿拉了几回后,一个个都腿软倒下,蛮兵骑兵们猝不及防,一个个从马背上栽倒下来,被大燕儿郎手起刀落,鲜血喷溅。
这一场正面遭遇战打得不干净,但是漂亮。
大燕的子弟兵竟然将金甲关外围堵的蛮兵大军打得溃不成军,剩下的伤兵残将,纷纷狼狈逃窜。
士气大振的兵将一口气追击十里,收复了金甲关附近的村寨。
不过主帅不想追击太远,是以鸣金收兵。
损失惨重的蛮兵退居到他们夺来的飞鹰郡休养生息。
这一场漂亮的反击战算是大振金甲关的士气。
崔行舟手下的文书们也算是有可以呈递给天子的战功奏表了。
不过武宁关的官眷们在欣喜着夫君得胜的同时,也平添了许多烦恼。
流过她们村镇的溪流源头在金甲关那边。
出击战后,连着两天,从上游流淌下来的水流都散着马粪的味道。
闹得武宁关的家家户户不敢去溪边洗衣打水。
就连调皮的孩童们,都不爱去水边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