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无论如何放不下郑国,公元前年秋天,子重再次率领楚军攻打郑国。
楚军在汜地安营扎寨,晋国马上召集齐国、鲁国、卫国、宋国、曹国,还有几个附属国共九国出兵救援郑国。
有这么多兵强马壮的国家支持,郑成公大喜过望,马上派遣大夫共仲、侯羽率军攻击楚军的前锋。
结果楚军战败,其将领、郧公钟仪也被郑军俘虏。
郑成公心花怒放,马上把钟仪交给晋国。
楚国攻打郑国,以失败告终。
这年月晋景公召集齐国、鲁国、宋国、郑国、卫国、曹国、莒国、邾国和杞国,共十国君主在马陵会盟。
马陵会盟,延续了晋国的霸主地位,楚国黯然失色。
会盟以后,作为一个非常有用的战利品,钟仪被带回晋国。
晋景公把钟仪关押在晋军的兵器库里,这就是“楚囚”
的来历。
东面的吴国,正不遗余力与楚国斗智斗勇、争夺土地。
一个晋国加上一众联军,楚军肯定不是对手。
再加上比齐国、鲁国还要强大的吴国,楚军别无选择,只好悻悻从中原撤兵。
吴国不仅骚扰楚国本土,而且还看上了被楚国占据的巢国、徐国等方国。
子重唯恐楚国有失,赶紧撤兵支援东方。
但晋国举办马陵会盟的时候,子重还是放不下郑国,又返回来攻打郑国。
吴国与晋国的配合很默契,楚军返回中原,吴军又开始攻打州来国。
州来国在宋国南面,早已经被楚国占领。
州来国的面积与宋国相当,所以子重不得不再次返回,前往救援州来国。
司马子反哪敢在国内待着,也率领楚军与吴国作战。
但楚军兵力分散,顾此失彼,很难同时顾及北面的晋军和东面的吴军。
到了第二年夏天,子重、子反率领的楚军,因为晋军与吴军连续不断对楚军的攻打,楚军竟然七次出兵又返回。
各地的楚军,已经被晋军、吴军拖垮,成为一支疲惫不堪的弱势军队。
一些在几十年时间里被楚国兼并的诸侯国,有的被吴国占领甚至兼并。
这时的楚国,已经有了两个劲敌。
后来吴国能够攻打楚国,甚至攻占了郢都,与这个时候的强大,是密不可分的。
从楚庄王去世到楚共王继位,不过五六年时间,原来投靠楚国的鲁国、齐国、郑国、宋国、曹国和邾国,都续投入晋国怀抱。
如果把晋国、吴国算作一个联盟,加上吴国、卫国、莒国、杞国和滕国,中原联盟已经非常庞大。
同时,晋国也在养吴为患。
楚国和秦国组成的联盟,还有陈国、许国、蔡国、沈国、顿国、薛国和鄫国。
楚国别无他途,只能想方设法加强与秦国的关系。
但楚国的强大,秦国并不愿意看到,所以两国都心怀鬼胎。
这一年,吴国先攻占了北面的邗国。
邗国虽然存在感不强,但其铸剑技术名闻天下。
虽然有尖利的宝剑,但并没有能够挽救其被吴国兼并的命运。
邗国立国于春秋初期,存在了四百多年。
值得一提的是,吴国攻打州来国,采用的是水军、步军协同作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