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吕氏会巴不得朱允熥将两名奴婢都打死,好给他安上罪名!
朝中的御史,都能用这一条,狠狠参朱允熥几本。
在储君争夺的关键时刻,这是极为致命的。
朱允熥心念闪转,也知道辞不掉,笑道:“那就多谢了!”
……
……
……
圣旨已下,朱允熥也没有再挑良辰吉日,当日便搬进了吴王府。
吴王府距离东宫不远,与朱允炆的献王亦是隔墙相望,去皇宫大内也十分方便。
吕氏并没有搬出东宫。
这应该是一个暗示。
老朱是在通过此举,告诉天下人,后面新册封的储君,只会从故太子朱标的儿子中选择。
吕氏身为母妃,无论谁做了皇太孙,她都无须搬出东宫。
刚入吴王府,还没有安顿好,便听得外面又传来熙熙攘攘的闹喊声。
“都小心一点,可不要碰坏了,这可是从南海深处采来的珊瑚树,无价之宝。”
“你……你……你们都仔细着点,可不要磕碰坏了,今儿是咱外甥封王的大喜日子,这些可都是给他贺礼。”
“谁要是碰坏了宝物,小心你们的脑袋。”
……
朱允熥走出书房,便看到一大群人进进出出,正往府里面搬东西。
“怎么回事?”
他从东宫搬家到吴王府,要搬的东西并不多,早就搬完了。
“哈哈哈!”
刚一询问,便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
那人一见到他,顿时兴奋地大笑。
一路跑了过来,盯着他看了又看:“不错,不错,有王爷的气象。”
“若是有朝一日,穿上龙袍,君临天下,那断然是更加威武了,哈哈哈哈!”
“舅舅,你胡说些什么呢?”
朱允熥训斥道:“这种浑话,也是能随便说的吗?”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朱允熥亲生母亲的弟弟,开平王常遇春的儿子常升。
也就是朱允熥的亲舅舅。
俗话说:娘亲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