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取出一枚递给包子摊老板。
包子摊老板连忙推了回去。
“行了妹子,你带四个孩子也不容易,要价又低,多一枚是应该的。”
柳月拧不过,只能收下。
随后放下篮筐,帮包子摊收起了碗碟,
“不用不用,我自己能行,你不用动。
没吃饭呢吧!”
包子摊老板从笼屉里取出几个包子塞进了篮筐里。
“你快去下一家吧。”
包子摊老板把篮筐塞给柳月。
柳月无奈,只能去下一家。
石板桥处
一个简易的凉棚搭在一旁,
虽然四面透风,但是却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不少人,
棚里放着些许板凳,方桌,板凳上坐满了人,
方桌上放着一个茶壶和六七个茶杯,
凉棚紧里头,放着一张修补了很多次的方桌,
风一吹,方桌还会嘎吱作响,好似随时会垮掉一样,
一身着白衫的中年人站在桌后,一手持折扇,一手上握着个紫砂壶。
这中年人正是宋玉。
宋玉持着折扇的手是上下翻飞,声情并茂的说着话本的内容,
说上那么一小会,右手的紫砂壶就送到嘴边,
嘬口茶水,呸呸两声,吐掉茶叶沫子,继续讲,
柳月带来的那个孩子坐在了案桌前的地上,
盘着腿,两手撑着下巴,整个人仰着头看着宋玉,
这凉棚是宋先生让宋明搭起来的,每天上午都会来说上一会儿话本故事,
挣来的茶水费用来买笔墨纸砚,让宋明练字,顺便锻炼锻炼宋明的主事能力,
这凉棚里板凳票需要一个天源币,还会送上一壶碎茶叶沫冲泡的茶水,
围在凉棚外的多是这附近的街坊邻居,
只不过没有闲钱总是花钱买座,偶尔买个座支持一下,
不宽裕时便围在凉棚外听,宋玉也不讲究那么多,本身也是锻炼宋明不为挣什么大钱,
大家聚在一起也热闹,没多说过什么。
大家也是很讲规矩的在外边听,不会胡乱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