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若十八位大人贸然回到船上隐藏,被船上侍者现踪迹,岂非就露馅了?保险起见,杨副统领与骆郡主只能委屈他们了。
若无意外,诸位大人的品阶皆是五品以上,对吧?朝中不明文的标准,五品上方为国之栋梁。
往下的就只能当冤死鬼了,是这样吗?骆郡主。”
他说着话,蓦然向骆姿与杨宣投去一个冷漠的眼神。
令骆姿不由一呆,倒是杨宣宛若无视般,问了一句:“那第三点破绽呢?”
徐安肃然望着他,刚想说话。
却被围观人群中的一名官员开口抢先道:“第三点破绽就太明显了,因为棺材的数量不对,也不该搬上这艘龙船,对吗?徐大人。
不过,这怪不得骆郡主。
按理说,你此时不该在这!
要怪,就怪杨副统领没有及时将陛下的密旨传给你!”
闻言。
在场之人,纷纷朝说话之人看去。
却见一名六旬有余,却颇有威严气度的老迈官员排众而出,缓缓走向徐安。
众人随即拱手,小声喊起了“韩国公”
。
此人,便是前任御史大夫,比孙鹤资历还高的两朝重臣,卸任后被赐封“国公”
爵位的欧阳晋。
徐安同样行礼,“下官见过欧阳大夫。”
御史大夫之职,顶峰是正三品的官阶。
但放在这位韩国公身上,却有例外。
萧无忌将之召回,重新委任之后,准其正二品的待遇,凌驾于同为三司的大理寺和廷尉府之上,可见此人极受皇帝信任与重用,颇有话语权。
过本职品阶官位的事情不常有,但并非没有。
例如幽州知府曹怀兴生前,便是三品的官位。
一方知府顶尖是正四品官位,但由于他与萧尔康暗中关系密切,且颇有政绩,故而被破格晋升为三品知府。
三品大员,这要是身为京官,足可入内阁议事。
欧阳晋点了点头,抚了抚自己的羊角须,浅笑道:“嗯!
你很不错,本官此番复出重掌御史台,本还想着你是否有能力同时执掌殿察两院,是不是该撤你一个职衔。
如今看来,你是堪以重任啊。”
“此前仍在棺中之时,听你说此案乃由陛下主使。
这话,你不必猜疑,本官现在就给你准确的答应!
就正是陛下传来密旨,授意杨统领与吾等联合制造此案的。
但你既察觉隐秘,那可知陛下此举的用意?”
虽已事先猜到,但听欧阳晋亲口承认,徐安仍觉有些不寒而栗。
自古帝王多无情,想来此言非虚。
萧无忌为了达成某种隐晦的目的,报复燕、奉两国,竟不惜残杀自己麾下忠心的臣子。
且,一杀就是近百人
如此冷血之举,即便能成旷古功业,也必将毁誉参半。
难道说即帝王者,就真心没有一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