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婉是真的给咱们争光了!”
甚至一些曾经对她怀疑或有成见的人,也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不得不服啊,苏小婉是真有本事。
她那种日子换成别人,早就垮了。
可她还能把厂子办得这么好!”
随着厂子的逐步壮大,苏小婉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够用。
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还自学财务知识和市场营销。
每晚,等到女儿睡了,她便打开书本或电脑,开始学习。
培训班的课程她从来没有落下,即使再忙也坚持参加。
“你现在都已经是总经理了,还这么拼命学习,是不是太累了?”
李青青看着她有些心疼。
“青青,不是我想学,而是我必须学。
厂子越做越大,责任也越来越重。
我不想让大家因为我的能力不足而失望。”
苏小婉认真地说。
这天,苏小婉收到了一封信,是县妇联寄来的感谢信。
“苏小婉同志,您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巾帼不让须眉。
您的努力不仅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也为整个村子带来了希望和发展。
希望您能继续保持初心,带领大家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看完信后,苏小婉陷入了沉思。
她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妇,从未想过会有人这样评价自己。
她抬头望向窗外,天边的夕阳染红了整个村庄。
五一村的山峦剪影依稀可见,而五一酸野厂的灯光在不远处闪烁着。
“或许,我真的可以做到更多……”
她在心底默默对自己说。
生活依然简单,但未来已然不同。
五一村的酸野厂逐渐成为全县的标杆项目,不仅推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但苏小婉心里却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一次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苏小婉作为优秀代表上台发言,分享酸野厂的发展经验和她的个人感悟。
她谈到村里人的坚持,谈到乡亲们的互相支持,也谈到了泗科镇领导的关怀和帮助。
“只有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才能让这里变得更加美好。
我希望我们的酸野厂,不仅是五一村的产业,更是全县的特色名片。”
苏小婉的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会后,县里的领导找她谈话,提到希望她能带领五一村进一步探索乡村文旅结合的发展模式,让酸野厂和村里的资源深度融合。
苏小婉回村后,把县领导的建议告诉了村支书老李和其他村干部,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既然厂子已经步入正轨,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贺江的水和碧道画廊的资源,做点文化旅游的项目?”
老李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