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书院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众人心中一惊,苏御警惕地站起身,示意大家保持安静。
他悄悄走到门口,透过门缝向外窥探。
只见一群金兵正押着几个百姓路过,百姓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恐惧与绝望。
金兵们则耀武扬威,嘴里骂骂咧咧,手中的鞭子不时抽打在百姓身上,出令人心碎的声响。
看到这一幕,众人怒火中烧,唐寅紧紧握住画笔,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仿佛那画笔此刻变成了杀敌的武器;陆文拳头紧握,额头上青筋暴起,恨不得立刻冲出去与金兵理论;陈学究气得胡须颤抖,口中喃喃道:“简直是天理难容,这等暴行,必遭报应!”
林婉兮眼眶泛红,双手捂住嘴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以免暴露众人的行踪。
苏御强忍着愤怒,轻轻关上门,回到众人身边,低声道:“大家莫冲动,此刻出去不仅救不了他们,还会连累我们的书稿大业。
我们唯有尽快完成《墨韵千秋》,让后人铭记这段历史,才是对这些受苦百姓最大的慰藉。”
众人听了,虽心中悲愤难平,但也深知苏御所言有理,只能强压怒火,再次坐回原位。
然而,这一幕却深深烙印在众人心中,成为他们创作的又一动力源泉。
此后,陆文在描写乱世的文字中,更加入了百姓遭受金兵欺凌的凄惨场景,字字泣血,如“风号雪舞,饿殍遍野,老弱妇孺,哀号不绝,而金兵暴行,愈演愈烈,仿若人间炼狱”
,读来让人肝肠寸断;唐寅也画出了更多反映百姓苦难与抗争的画作,如一幅《难民图》,画面中百姓们相互搀扶,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前行,背景是金兵的烽火,却丝毫掩盖不住他们眼中的希望之光;林婉兮则四处打听那些百姓的后续消息,将收集到的点滴希望融入书中,展现人性在绝境中的坚韧。
为了让书稿中的乱世篇章更加真实、深刻,众人决定扩大资料收集范围。
周崇冒险前往金兵占领区附近的城镇,试图寻找一些未被现的古籍或民间记录。
他乔装打扮,扮成普通百姓,穿梭在危险地带。
有一次,他险些被金兵识破,幸亏凭借机智和敏捷的身手才得以逃脱。
在一座被战火洗礼过的藏书楼废墟中,他找到了一本记录当地百姓抗金事迹的手抄本,上面详细记载了一些民间自的抵抗运动,以及百姓们在困境中互帮互助的故事。
这本手抄本为书稿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让众人对乱世中的民间力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陈学究则联系上了几位隐居山林的老友,他们有的是曾经的朝廷官员,对朝政内幕知之甚详;有的是饱学之士,对历史文化有着深刻见解。
通过书信往来,陈学究获得了许多关于北宋末年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的独家资料,如一些官员之间的私信,揭露了他们互相勾结、贪污贪污受贿行,为剖析乱世根源提供了有力证据。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书稿中的乱世篇章愈丰满厚重。
它不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到人性、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全方位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沧桑巨变。
从朝堂上的明争暗斗到战场上的硝烟弥漫,从文人的慷慨悲歌到百姓的朴实抗争,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众人对历史的尊重与对正义的追求。
又一个深夜,书院内灯火通明,众人围坐在一起,审阅着刚刚完成的乱世篇章初稿。
尽管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难以言喻的欣慰与自豪。
苏御拿起书稿,逐页翻阅,声音略带沙哑却充满力量地说道:“诸位,看看我们的成果,这是我们用汗水、泪水甚至血水浇灌出来的。
这乱世篇章,承载着太多的苦难与希望,它将是《墨韵千秋》的灵魂所在,让后人永远铭记,在历史的至暗时刻,我们的先辈从未放弃,他们用生命扞卫了华夏的尊严,用精神传承了民族的血脉。”
众人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泪光。
他们知道,这部书稿不仅是对华夏文化的传承,更是对那段黑暗历史的铭记与控诉。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砥砺前行,为《墨韵千秋》的最终完成不懈努力,让这部着作成为照亮后人前行道路的不朽明灯。
喜欢写书门生请大家收藏:()写书门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