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文网

第2章 满爱的少学(第7页)

姥姥会经常给我讲起那个年代的一些事情,每一次讲述都像是打开一扇通往过去的窗户,让我能够透过时光的缝隙,窥探到清末到解放前的社会百姓万象。

这些故事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令我不禁为之动容。

那是1933年,姥爷只有六岁。

他的父母带着他的二哥和三哥从哈巴罗夫斯克回到了国内。

这次回国的原因很简单——姥爷的爷爷去世了,他们要赶回来奔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当姥爷的父亲带着一个金碧眼的女人出现在亲属们面前时,一场预料之中的风暴降临了。

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场面:不孝子的怒骂声响彻整个祠堂,家法的棍棒无情地落在肉体上,鲜血染红了地面。

这一切,仿佛预示着这个家庭即将面临的动荡与分裂。

对于当时年幼的姥爷的两位哥哥来说,这样的场景无疑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和噩梦。

也对于这位来自于前苏联的美丽女人深深地震撼与冲击,她不会明白中国传统家庭对于养儿防老,养老送终的概念,更不会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对她这个外来女人有着这样大的排斥与仇恨。

而对于我们这些听故事的人来说,这段历史则让我们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段历史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那个时代的理解之门,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家庭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外来文化与传统观念的冲突。

而那位娃娃亲的原配夫人,在众人的眼里是那么的弱势,是那么的委屈,站在实事的角度,这个女人确实非常的无辜,她是封建社会婚姻的牺牲品更是家族之间延续联系的物件,在那个社会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可以说只是一个物件,可以随意摆弄。

但就是这么个被丈夫唾弃,鄙夷的女人,却做出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

在姥爷的父亲和他的新欢,也就是现在的太奶奶结婚后,因为对家族不满,多年一直没有回到国内,也没有给家里写过一封信,更没有孝顺赡养过父母一天,只为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

在现代人眼中,这是冲破封建枷锁的典范,是对于封建束缚的反抗,就像一只向往自由的鸟儿,挣开了封建的牢笼,飞向了自由的天空。

但在那个年代,却是人人可诛的大逆不道之子,是封建礼教的挑战者,是家族的耻辱。

姥爷的父亲走后,家族里的人如饿狼一般,开始对这个女人进行攻击和指责,认为她没有尽到妻子的责任,导致丈夫的离开。

面对这些指责,女人并没有退缩,她像一只坚韧的乌龟,默默地承受着一切。

然而,就在这时,家族里的一些人开始策划一场阴谋,想要将姥爷的父亲从家族中赶走,并夺取他的财产。

他们计划在老爷的父亲回来的时候,制造一场意外,让他永远无法认祖归宗。

女人得知了这个阴谋,但她并没有告诉任何人,而是选择了沉默。

当姥爷的父亲终于回到家时,那些心怀叵测的族人已经准备好了陷阱。

然而,就在关键时刻,女人突然出现,挡住了一切。

女人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太爷爷,告诉他不要反抗撑着。

在受着鞭笞的时候看到女人身上也伤痕累累,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他意识到自己曾经对女人的忽视和伤害,于是决定补偿这个女人,与女人重新开始,但姥爷的父亲此刻似乎忘记了与他生育了六个孩子的金女人的存在。

女人的行为感动了老爷的父亲,也让家族中的人们意识到,他们不能再继续欺负这个可怜的女人,他们便把矛头指向了这位来自远方的外国女人。

连续剧一样的故事情节就这样真实的生在了我的家族中,简直就是一部精彩的电视剧,充满了戏剧性的情节,如果不是姥姥说出来的,我是怎么也不会相信的,简直就是梅花三弄再现呀。

如果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可能就会像一只好奇的猫一样,追根究底的去问这件事的结局是怎么样呢?但我却默默地心疼起了这两为无辜可怜的女人,她们就像两朵被风雨摧残的花朵,让我不忍直视。

我不敢想象结局是什么,选择谁都会伤害另外一人,这并不是我想听到的。

可故事就是故事,结局就是结局。

两位女人谁也没有哭闹,而是像两尊沉默的雕像,三个人平静地坐在一起,认真的面对已经生的过往和即将生的一切。

女人提出了三个极为苛刻的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求姥爷的父亲死后必须与她合葬,并且进入祠堂享受香火供奉,昭告她才是那个名正言顺的正牌夫人。

第二个条件则更为离谱,姥爷的父亲居然被禁止插手家中产业的管理事务,宣告她才是这个家真正的主人。

而第三个条件更是令人指,她竟然要求将金女人的二儿子过继给自己,并让他成为后继养子,将来负责给她养老送终。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