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们不敢置信,下一刻就好像打开神奇的开关。
也开始纷纷像武将那样,对游健歌功颂德。
怎么说呢!
文臣们不愧是读书人,说话的艺术,真的一般人都比不了。
措词之优美,几乎都让大方接受赞美的游健怀疑,他们口中仿佛天神一般存在的伟大帝王,是他崇祯!
哎呦,真是不好意思!
难得的,游健开始不好意思起来。
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然鹅在场的,除了王承恩外,站在金銮殿上的文武百官都没有发现游健居然被他们夸奖得羞涩起来。
“行了,朕的聪明劲儿不用你们反复夸奖。
知道就行了,反正朕呢,就是这样的汉子。”
顿了顿,游健又选择继续臭不要脸的道。
“蒙古鞑子的事儿,朕觉得已经不需要再讨论,今天的议题,与陕西白水县民王二高举义旗,聚众攻打蒲城之孝童,韩城之淄川镇有关。”
“尔等怎么看?”
游健又问。
“自然是当战。”
由于阎鸣泰生病,因此兵部尚书空缺,霍维华作为左侍郎,暂时和右侍郎王在晋一同管理兵部。
按照惯例,如果阎鸣泰告老还乡的话,会由霍维华顶上。
这是按资排辈。
历史上阎鸣泰之后的确是由霍维华顶上。
但是呢,仅仅担任了半年的兵部尚书,就因名列“阉党”
而被充军。
这其中肯定有东林党人运作的原因在。
不过现在嘛,即便阎鸣泰致仕,兵部尚书的位置还轮不到霍维华或者王在晋。
内有孙传庭,外又有卢象升,游健完全可以忽略内忧外患,专心搞基建。
游健神色严肃起来。
只听游健突然问话道。
“可有举荐?”
文武百官:“???”
“朕的意思是说,谁可往陕西平叛。”
寥寥无几的武官互相看了看,不约而同的自荐。
游健见他们主动,还算有点儿欣慰。
至于派兵部的官员,游健这时候才发现,偌大的兵部,纯正的武将居然很少。
大部分都是文官,并且是一丁点武事都不懂的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