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从嘉靖帝开始,到天启帝,都没有过问庶事,甚至于根本就没怎么出过宫。
游健也没有经常性出宫,不过他比较重视了解物价。
肉价多少,米粮面粉多少,果蔬蛋禽鱼虾蟹价格多少,不说全然了解,却也知道七七八八。
反正在游健的认识中,鸡蛋不可能卖到一两银子一个。
哪怕半两银子也不可能。
如果信了,那他就是彻头彻尾的傻子。
而出现这种情况,必然是内务府出了问题。
这个时候,就是他那3米长的西瓜刀发挥作用的时候。
万幸游健自从登基后,不到一年时间连续大规模抄家三回,凶残程度直接让很多人都怕的。
而内务府工作的,都是一些无根之人。
最大的靠山就是皇家。
在位皇帝不聪明,注意力从来不放在庶事上的时候,倒是可以贪墨一些。
可一旦在位皇帝与众不同,那么答案只有一个,敢伸爪子,并且爪子伸得够长,必然会被剁了爪子。
游健这位崇祯帝那么凶残,内务府的采买公公们,即便贪,也不敢贪太多。
最多一个鸡蛋报两个鸡蛋的价格,报出一个鸡蛋半两、一两的价格,是万万不敢的。
“万岁爷,范皇太贵妃那儿打发人来问,说是这个月的火炭数量不够,想再多领一个月的份额。”
“???”
游健茫然。
“这些事儿太后管着的,问朕干嘛,难道朕还能亲自去问内务府的管事,怎么发的火炭?”
王承恩:“奴婢也这么说,但范皇太贵妃那儿,话里话外都是说太后娘娘娘手段轻巧,根本没有威慑力,还得万岁爷亲自过问。”
游健闻言无奈得很。
“朕亲自过问?行啊,王承恩,你替朕亲自去问问,内务府到底怎么做事儿的,连皇兄的未亡人都要苛刻。”
王承恩领命,随即没有多做耽搁,就去了内务府。
内务府此时挺忙碌的,核算支出的管事公公,和负责采买的管事公公正在对账。
三日对一回账,几乎要花费一上午的时间。
前文说过满清袭明制,像嫔妃的俸禄,基本差不离。
以前天启帝在的时候,俸禄是那样,天启帝死了,他们升级成了太妃太嫔,也没提高多少。
俸禄保持不变,而用度
老实讲,提高了差不多五分之一吧!
而削减开支,身为太后,张太后那儿首当其冲,张太后都没有意见,结果反倒是范皇太贵妃率先跳了出来。
王承恩一来,正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