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乳也已经装坛,估计还要个十来天才能出售。
下一批的豆腐也已经切块,上了架子,静待辰光洗礼。
存够了钱,必须先挖个大地窖。
三伏天时,气温太高,不能制作酵食品,也不利于存货,地窖是必须配置的。
在作坊做完事情,高雪就去了后院。
最喜人的还是大棚菜,韭菜已经有了一扎多长,黄瓜都已经架秧,偶尔还能看见一两朵小黄花,鲜亮的很。
豆角那里也支了架子,开始爬蔓了。
若是肥力足一些就更好了。
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说是秋天的落叶收集起来,经冬腐烂,春天就是最好的肥料。
肥力肯定比不上现代的化肥,化肥是供于植物所需的。
但叶子化成的腐殖质能反哺土壤,对土壤最友好,长久下来,土壤就肥沃了。
去年秋天,她扫院子存下的落叶都放置在了后院菜地里,开春种菜前,要翻地,腐叶就混进了土壤。
韭菜很快就能割头茬了。
再过一个多月,蔬菜应该也能上市了吧。
采摘的成就感,现在就可以想象了。
……
榆钱饭配上榆叶小米粥,妥妥的应季食物。
刚收拾完碗筷,家里竟来个稀客。
是村长的儿子,高宏,三十多岁,中等个头,正年富力强。
高村长老了,很多事情都交待给了儿子去做。
这样的大忙人绝不是来闲聊的,定是有事。
“高宏来啦,吃了没?”
周氏迎出去,领着进了堂屋。
“吃过了,婶子。
高雪呢?”
哦,找高雪的,也是,家里老弱妇孺,有事肯定是高雪出头。
周氏没起身,冲着外面喊了一声。
高雪端着茶水进来,“宏叔,喝茶。”
“好,坐,我找你有点事儿。”
高雪挨着周氏坐下,“叔,有事儿您直说就是。”
村里第一个作坊就是眼前十三岁的姑娘所建,若不是亲身经历,高宏说什么也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