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萧本是极聪明的人,不论武功学问,不钻研则已,一旦入门便是泥足深陷,难以自拔。
倏忽间,便过了大半年光景。
花无媸本以为梁萧顶多十天半月便会知难而退,哪知一年过去,这小子仍然赖着不走,心生诧异,暗中派人查探,方得知晓霜时常去天元阁给他解说,不由大为震怒。
但花晓霜年幼多病,不好惩处,只得禁止她再接近梁萧。
晓霜纵感委屈,但祖母言出如山,也是无可奈何。
但梁萧到此时,却已脱离了一无所知的境地,走出云雾,眼前天地一新,便无晓霜也困他不住。
他于算学一道原本颇有天分,只觉算术之妙远胜武功,越是烦难,越要超越,一时神游其中。
斗转星移间,又过四年,梁萧依照晓霜之言,循序渐进,由河图洛书看起,看完战国鬼谷子的《鬼谷算经》,孙武的《孙子算经》;郑玄、王弼等历代大贤的《易经》论著;扬雄的《太玄经》、司马光的《潜虚》、汉代的《九章算术》、《五曹算经》、《张丘建算经》、祖冲之父子的《缀术》;渐由古算术进入今算术,先后读完《辑古算经》、《洞渊九算》、《数术九章》、《测圆海镜》,还有天机宫先祖留下的数十卷《天机笔记》。
但天机十算依然难解,他不得不参阅各代历法、机关算学,推演天地之变、日月之行、建筑构造之理。
为求一解,往往读书无算。
第五年,冰雪初解,寒梅未凋的时候,梁萧解出第一题“天地生成解”
,由“天地已合之位”
,反推“天地未合之数”
,直算到“天地生成之数”
,这三大数早已有图形传世,但如何返璞归真,逆回“天地生成之数”
,却鲜有人知,但总而言之就是九宫八卦之间的正反变化。
解出第一题后,梁萧一发不可收拾,相继解出“太玄两难”
,这两道难题出自扬雄的《太玄经》。
《太玄经》是汉代张衡制造“候风地动仪”
的数术根基,繁复精深,多有疑难。
次月,梁萧又解开第四算“双手十指题”
(按:即后世数术二进制与十进制之转化,德意志大算学家莱布尼兹三百年后方才提出);第五算“二十八宿周天解”
。
随后是“治河图”
,是一道以数理形的算题,用演段法计算黄河治水的土石方,计算庞大无比,梁萧整整花了四十多天,方才算出。
第七题解得较快,是用垛积术(按:宋元算学中解决高等数学数论问题的精妙方法)解“鬼谷子问”
。
八、九两题全是天文计算,十分繁难,进入了当世最顶尖的天元四元之术。
第八算是“子午线之惑”
,测算子午线的精确长度,不仅要计算,还要实地测量,着实大费周折;第九算是“日变奇算”
,用四元术求太阳的盈缩积差,但算到后来,已然脱出四元之限,化为五元,任一算经也无,梁萧不得不自行参悟,在这道题上花了整整三月时光,终于解至第十算“元外之元”
。
大意是:寻出求任意元解的方法。
梁萧算了三月,全不得门径,但他为山九仞,岂肯功亏一篑,当下焚膏继晷,翻看典籍,呕心沥血,边学边算。
一晃又是半年,梁萧形销骨立,动则心跳气喘,终于一朝病倒。
此时,天机宫上上下下,凡知道“天机十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