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文网

第89章 年货生意1(第1页)

猪肉价格悄然涨价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大家并没有对此产生警觉。

因为这个时候,吃肉还是逢年过节才能吃的。

很少买,也就对价格不敏感。

大部分蛋白质摄入,还是靠鸡蛋、豆制品。

江南水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鱼。

嘴馋的厉害了,就买上一条最便宜的鲢鱼,一两块钱,用盐腌一下,想吃的时候浇点油,葱姜,蒸一下。

还有那种筷子长短的小带鱼,八毛钱一斤,也能解解馋。

但是过年的时候,猪肉价格的这种涨法就无法忽视了。

除了大家都饿肚子那几年,其他年份,平时可以节衣缩食,但是过年了,每家都至少要买一腿肉回来。

过年吃年夜饭,酱蹄膀是不能少的。

鸭湾村自从进入十二月,就开始准备年货了。

鱼,跟红同音,过年的时候,分鱼,分红,同时进行,算个好兆头。

据张红英太爷爷说,早些年,湖里捞出来的鱼,比长条凳还要长。

张红英估计,那得有一米五以上了。

近年大鱼捞差不多了,再分鱼,就只有四五斤大小,跟人胳膊差不多长。

小队包产到户以后,连分鱼都没人管了,大家只能指望厂里分鱼。

厂里过年工资可以拖欠到明年,奖金可以少,唯独鱼不能不分。

张红英没想到自己只是叫沈大林可以做点年货生意,他居然能想到去贩鱼回来卖。

青镇本地居民只有三万出头,刚刚达到镇的标准。

但是外地打工的有十几万……

就算是一人分一条鱼,也要几十万斤。

一斤鱼赚一毛钱差价,几万块钱也就回来了啊。

当张红英拎着沈大林送给她的几条青鱼的时候哭笑不得:“分鱼是不是应该老板分给员工的?”

沈大林笑得合不拢嘴:“都是你出的主意提醒了我。”

往年小队分鱼,都是跟着大队去拉湖边鱼。

那会没有挂机船,都是靠摇橹的。

一个大队一两千人,出一条船,去把鱼装回来。

进入十二月后,气温经常低于零度,鱼也不怕坏,所以他们在路上用一天,第二天再分到底下小队,再分到农民手里,都不怕晚。

鱼杀了,去掉头,内脏。

鳞片都不用刮,直接抹上盐腌制起来,塞进甏里,再封好口,能吃到清明边。

江南水乡的人都喜欢吃鱼,家家户户都有渔网,鱼叉,但是河荡里几乎没大鱼。

沈大林水性好,还扎到过黑鱼。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