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买鸡,顶多是买只鸡翅,买条鸡腿。
再图便宜就买鸡肉丝,鸡骨架。
但是工人就不一样。
大部分人两三个人拼一只鸡,胃口大的,一个人能啃下去一只。
张红英的鸡,就是这么卖光的。
一只老母鸡,炖的稀烂。
连皮带肉吸溜进去,滋味鲜美,汤汁浓郁,油脂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
鸡翅两块一只,鸡腿三块一只,一整只老母鸡的话,就卖二十块钱。
每次张红英专给工人们挑又肥又大的。
打电话打电话,让俞志强每星期送一百只鸡过来!
能赚钱,张红英还是很激动的。
青镇的鸡,加运输成本,也不过六块钱。
一只鸡净赚十四块,还留下鸡汤配面条和米线。
鸡杂、鸡血还可以再卖一波。
沈建珍真是我的福星!
张红英一边记账,一边自言自语感叹。
“嗯?建珍哪哈了?来信了?”
沈大林耳朵里挂到“建珍”
两个字,连忙问道。
既然问起,张红英心里本来一直在为家里人对她的偏心恼火,就趁机好奇的问:“阿叔,建珍和建兴两个,你更喜欢谁?”
沈大林毫不犹豫:“那肯定是儿子啊!
啥人会的不喜欢儿子去喜欢女儿。
女儿其实没什么用。
我跑船的时候,儿子十来岁就能上船了,女儿究竟不方便。”
“那么看蚕的时候喂蚕可是都叫的女儿啊。
夜里一天起来三次喂蚕。”
张红英又问。
“那不一样的。”
沈大林摇摇头。
“有什么不一样的,不都是赚钱?”
张红英有点较真:“出去跑船,两天两夜三十。
看蚕一个月,卖四五百。
也差不多嘛!”
“不一样,不一样,女儿家怎么能跟男儿家比。”
沈大林自顾自说:“挑担做重生活,都是要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