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溪说:“你把银票给我们就行了,其他的还是放你那边。”
袁淼把一万多两银票全部传了过去,又问:“首饰呢?”
“那些不用,就放你那边。”
谢云溪说,她手头还有几件常用的首饰,眼下还住在客栈里,简单些才更好办事。
“爸爸的事定下来了吗?”
袁博文笑着说:“定下来了。”
袁淼也觉得有意思,数学老师当教头,这跨越有点大。
“那爸爸要好好看书,看完了跟我说,我再给你找。”
一旁的谢云溪也笑起来了,打趣叮嘱袁博文:“听到了没有?”
袁博文煞有其事点头。
谢云溪又问:“淼淼,你工作辞了吗?”
袁淼讪讪说:“过几天就辞。”
拿到了这个月工资就辞。
“我和你爸今天在城里转了半天,已经看中了一个铺面,全部手续办好也就只要三四天的时间。
办好后,我们的店就要开张了,货源这头可就要全指望你了。”
天天上班,哪有时间跑货源?这是给袁淼施压。
“以前你从超市里买的那些在这边卖很容易出纰漏,太精细了。
而且,北地这边的主食以粟米为主,但是现在形势不好,销量最好的还是米糠——并不是现代特意制作的那种米糠,而是混杂了壳屑的粟米黍米,这一种你恐怕在超市找不到,需要到农村和大市场去找,我记得在农村,很多家庭都是用这种米糠来喂鸡喂鸭。”
听谢云溪这么说,袁淼也有了紧迫感,她确实对这些不精通,以前都是直接在超市整袋购买。
仔细想想,古代的科技不发达,碾米之类不是机器操作,确实做不到很精细。
先前给父母的,下锅之前他们肯定遮掩了一番。
但如果要开店,所需要就不是一袋两袋了,而是很多,量大无法操作。
完全的成品才最合适。
而且,她需要了解市场,还要有个能存放能储备的仓库。
当天晚上,袁淼就在网上了解了下目前粮食的情况,粟米黍米之类的有售,也可以较大量供应,并且个别商家还表示,他们有粗加工的,也就是混杂了壳屑的那种,但得量大,他们才会提供售卖。
袁淼让商家发了份样品。
第二天下班又跑了几个大市场,各种米粮都有售,而且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