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差拿着明册点名,正好点到赵石头,大声喊到“赵石头,交粮税,把粮食搬过来。”
赵石头点了点头,我是赵石头,拿出准备好的钱袋,数出95o文,走上前去递给官差:“差爷,我家的赋税,粮食不够,就交钱代替,95o文,您点点。”
官差接过钱,数了数,没有问题,便放入囊中,在赵石头的名字上打了一个√,又大摇大摆地走向下一家。
然而,小柳村有几户人家,因着人多地少,今年的收成本就勉强糊口,面对这粮税,实在是难以拿出。
其中一位老者,颤颤巍巍地走到官差面前,作揖道:“差爷,您看我家这情况,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赋税,您行行好,宽限些时日吧。”
那官差一听,脸色顿时一沉,大声呵斥道:“宽限?这赋税乃是朝廷定下的规矩,岂容你们随意拖延!
若是人人都像你这般,朝廷之事还如何办理?”
老者被骂得满脸通红,身体也微微抖,却不敢再多言。
周围的村民们见此情形,皆面露不忍,但也都不敢出声。
那几户人多地少的人家,无奈之下,只好四处向邻里借钱凑数,才勉强将赋税交上,一时间,小柳村内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
赵石头看着这一幕幕,心中暗暗叹了口气,他深知百姓生活之不易,可面对这官府的威压,却也无能为力。
待官差们收完税离去,小柳村才渐渐恢复了些许往日的生机,田青青与赵石头回到家中,坐在院子里的枣树下。
“石头哥,你说这赋税为何如此之重?那些人多地少的人家,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却连赋税都难以承担,田青青皱着眉头说道。”
赵石头喝了一口水,缓缓道:“青青,这赋税之事,向来都是朝廷说了算,我们小百姓能有什么法子。”
咱们家能交上就不错了,现在朝廷粮税对老百姓还算宽厚。
咱庄户人家,只要勤劳肯干,来年风调雨顺,能多些收成,一年到头都能填饱肚子。
田青青微微蹙着秀眉,轻声问道:“石头哥,明年的徭役是不是要到了?三年一次,每次徭役都是一个月。
每户出一个成年男子服徭役,听闻这次是去县城里修建城墙,也不知会是怎样一番情形。”
赵石头拉了拉田青青的手,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青青莫要担忧,修城墙乃是为了护咱这一方百姓安宁,累是累些,却也是分内之事。”
咱庄稼人有的是力气,熬过这一月,回来又能好好与你过日子。
田青青轻嗔道:“虽说如此,可我怎能不担心,这一去县城,离家甚远,你在那吃住可都不习惯。”
赵石头轻轻拍了拍田青青的手,“娘子放心,县城再远,也不过是几十里地。
我带着你给我准备的干粮被褥,定能照顾好自己,再说了,修城墙时,大家伙儿都在一起,相互也有个照应。”
田青青心中稍安,又想起一事:“听闻那县城里的监工颇为严厉,稍有懈怠便会受罚,你可千万要小心行事,莫要触了霉头。”
喜欢农家人的幸福生活请大家收藏:()农家人的幸福生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