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用。”
江宜听着,倒觉得伊师鸷这话说得颇有几分敬佩与尊崇。
“目下看来,”
伊师鸷说,“右贤王与可敦的确有嫌疑,不过大王若拿不出证据,还是揭过不再提起为好。”
阿舍并不回答。
江宜道:“别的事情暂且不提,大王,你答应我的可要做到。”
阿舍心事重重,应声道:“是的。
待那块布晾干后,我就派人送二位安全回到沙州。
只是不知神曜陛下的遗物,怎会失落在戈壁中?”
江宜道:“大王有所不知,李桓岭的故乡正是沙州,他母亲在沙州一富户家中生下他,那时其人声名不显,兴许襁褓就留在了沙州。”
乎尔赤的陵墓与烟尘融为一体。
站在山梁上瞭望,江宜说:“其中还有个故事,不知大王听过没有。”
八百年前,沙州没有城镇,乃是依托黄沙厚土中一间小小官驿,聚集了百十来户人家,普遍比较贫困。
李桓岭生来只有母亲,没有父亲。
因此李氏王朝的正史中说他是感天地而生。
不过,那应当只是因为他的父亲不幸在儿子出生之前就死掉了。
李桓岭出生之后,他的母亲就不再做苦工,被富户提拔去做奶妈,因那家人也有了个小少爷。
此富户乃是沙州的土皇帝,一半的穷人都要给这家人做工。
他家老爷是官驿的驿长,管五百来号人口的生活物资,其结果就是,造就了五百个喝西北风的穷人。
李母做小少爷的奶妈时,驿长警告她管好自己的手脚。
其实不必有此担心,李母是个老实人,从不偷少爷的糕果点心给自己儿子吃。
年幼的李桓岭不仅时常挨饿,还要在挨饿的时候看着别人吃,因此长得十分瘦小,犹如竹签上扎了个脑袋。
有一天少爷拿了块马奶糕,给李桓岭。
李桓岭接过一口就吞了。
李母诚惶诚恐,让儿子向少爷道谢。
李桓岭道:“本来就是我的东西,为什么道谢?”
众人听江宜讲故事,到得此处,伊师鸷说:“既然是主人的赏赐,为下者不仅不心怀感恩,反而还强词夺理,实是不该。”
江宜道:“这当然是因为,李桓岭从不觉得自己是下人,再者,他如何是强词夺理?八百年前沙州贫瘠之地,若不是家人侵吞私财,少爷又怎么吃得上精致糕点?”
伊师鸷流露出不赞同的神情,阿舍却笑道:“你是三流之人,就不要妄议神曜陛下的是非了。”
“没关系,都可以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