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海燕、焦桂花、王会明、李二麻子,焦玉和、焦玉刚六人来到县农机站。
大广县城农机站人来人往,百分之八十九的人,是到县农机站买十二马力柴油机、买水泵和进出水管等东西的。
“海燕姐!
你说什么样的拖拉机吉利!”
焦玉刚看看焦桂花、焦玉和、王会明、李二麻子:“你事大姐!
你说了算。”
“我不喜欢蓝色的,我喜欢红色的,红红火火的过日子,红红火火买拖拉机挣钱,让桂花家财!
车是桂花的。
我们只是给他们担着贷款,拖拉机归桂花说了算。
人还有头疼脑热呢?别说拖拉机了。
出现毛病,还是桂花妹夫修理。”
“桂花!
你说呢?”
焦玉和指着拖拉机:“你随便挑,选择一台,说是在七天内给调换。”
“就按海燕姐说的办。
就要那辆枣红色的,先买小型收割机和播种机,后车箱买了用处不大。”
焦桂花扭头看着焦玉刚和焦玉和:“本来都是贷款,家里分了生产队橡胶轮胎大木车用着。
算是可以用着,在下面买三角铁焊上。
可以拉麦子。”
李二麻子在一边没有言,他在里面安桂花岁数算,桂花岁数最小,那些都哥哥姐姐辈说,没有李二麻子讲话时刻。
“拖拉就运运东西。
现在根本没有人去治这大物件。”
王会明伸手摸着枣色拖拉机:“现在每家每户需要是十二马力拖拉机,水泵现实要买的。”
“最好把车箱最好买带着”
焦玉刚看着焦海燕和焦桂花:“开始买不了,而后一拖着再拖就买不了。”
“桂花!
听你玉刚哥的吧!”
王会明叹了一气:“在农村!
就是这样,一横心把这东西治下了,也就治下了。
再治这个后箱一拖在一拖。”
焦桂花指着拖拉机头:“如能贷出那么多款可以制下这个家伙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