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青云山雾气蒙蒙,空气清新自然。
娘仨都习惯早起,洗漱完毕后,寒枝拉着韩昭锻炼了一会儿,之后进厨房给周榕和韩昭做早餐。
早餐很简单,三碗清汤面上各自卧着一个煎蛋,再撒上一点葱花,清淡可口。
吃完早餐,寒枝帮韩昭准备午饭,周榕帮他往水壶里灌白开温水,韩昭自己整理书包,中午他是留在学校的。
铝饭盒里装了白米饭,炒白菜和一个煎蛋。
起初周榕担心有些高调,现在无论大人孩子大部分吃的都是窝窝头糙米这些粗粮,不太舍得吃白米细面,不过寒枝觉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吃食上没必要太苛责孩子,韩昭还在长身体。
大米、白菜都是自家种的,鸡蛋也是家里的母鸡下的,别人看到也只能感叹她们舍得吃。
“阿姐,阿娘,我好了,我们走吧。”
往包里仔细装好了铝饭盒和水壶,韩昭背上书包等待寒枝。
“走吧。”
寒枝拿着药箱跟韩昭还有周榕一起出门。
村口,看着韩昭跟村里上学的孩子们汇合了,周榕扛着锄头才往自家地头走去。
寒枝此时已经在卫生所了。
“大丫,我来找你拿药。”
韩建设来得很早,寒枝一开门他就过来了。
“回去早晚喝两次,喝一天就可以了,诊费一共五毛钱。”
寒枝递了一副药包给韩建设。
“好,我记住了,谢谢大丫。”
韩建设付完钱拿药后就离开了。
春季流感高期,有不少村民上卫生所拿感冒烧药,严重一点的寒枝还会帮忙针灸,当然诊费也会多收一点。
寒枝自从当了村医,不仅展现出惊人的医术,还陆陆续续治好了不少村民的小毛病,一些急病大病也能治,村里人对她们娘仨的态度肉眼可见的改变了,包括老韩家、村长和村支书。
起初在他们眼里娘仨就是孤儿寡母,以前寒枝再出息也只是个女娃,现在他们看到寒枝会不自觉的感到敬畏,一些嘴碎婆子也不敢嘀咕周榕是寡妇了,韩昭起初还跟几个骂他没爹的孩子打过架,现在没孩子敢轻易惹他,毕竟这母子俩背后有寒枝啊,得罪谁也不能得罪村里唯一的大夫啊。
这年头农村人治病求医是很艰难的,去医院又远又贵,去联合诊所也不方便,以前一般的小病村民们都自己忍着,急病大病上联合诊所,都会建议你去医院。
因此青云村的人才意识到寒枝有多难得,现在他们在村里就能看病拿药,诊费也不算贵,小病不用愁,急病她也能帮你救命。
一年到头省了不少事,也省了不少钱,只能说太让人安心了。
这天是寒枝的休息日,她去了一趟县城,得去医院采购一点新的西药,顺便帮周榕领抚恤金,还要卖药材。
邮局,寒枝出示烈士证后顺利领到了抚恤金,看到旁边有最新一期的报纸,就买了两张。
卖完药材又收入八块钱,她才去了县医院。
按照名单上的,买了酒精、医用注射剂、阿莫西林、板蓝根……一共花了十块钱,不管有多少量,这些得省着用半年,不然卫生所就亏损了。
既然来了县城,寒枝去肉联厂顺利抢到了两斤排骨,家里好久没吃了。
青云村,寒枝把从县城里带回来的东西一一归置好,药品拿去卫生所放好了,排骨拿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