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手头没有堪用的人,二就是缺乏精力。
仅仅只是屯田事务,就已经让他忙到焦头烂额。
由于缺一个专门管屯田的官员,眼下的屯田事务就已经够让人头痛。
崇祯自己是个二把刀,王承恩、韩赞周还有高起潜这些太监就更不顶用。
流民梳理、耕地统筹、农具分配、种子供应,这些事务庞杂且凌乱,非常消耗精力,反正崇祯已经忙得焦头烂额。
如果流民数量再多些,他真担心自己会被累死。
有人说了,为什么不让徐州的地方官员管屯田?
早试过了,徐州的地方官员管屯田比崇祯自己管还不如,而且还敢贪污,徐州的同知和判官就是因为贪污被革职。
特么的粮种都敢贪啊。
好消息是,长沙知府堵胤锡应该就快到徐州了。
作为一个明史爱好者,崇祯记得明清鼎革之时很多名臣,但是其中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三个人。
头一个就是“八十日带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守大明三百里江山”
的江阴典史阎应元。
第二个就是明知必死却毅然率领使团北上的左懋第,整整八个月时间,面对满清各种威逼利诱,最终连多尔衮也效仿皇太极亲自出马降阶劝降,左懋第却始终不为所动,最终在菜市口从容就义。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
这是一个为信仰而生的人。
左懋第的信仰并不是大明,而是——汉家衣冠!
最后一个就是单骑闯敌营,劝降o万忠贞营的堵胤锡。
明清鼎革之际,诸多能臣中绝对有堵胤锡一席之地,这是一个上马能治军,下马能管民的真正的能吏干臣!
如果给他舞台,他真能拯救大明,可惜最终还是败于党争。
堵胤锡也是崇祯找的屯田御史。
当然,让堵胤锡屯田只是开始。
崇祯的真正意图是让堵胤锡总管黄淮防线。
因为他是皇帝,他不可能一直都留在徐州,只要扛住建奴的前面两波攻势,甚至扛住建奴第一波攻势之后他就得返回南京。
去南京做什么?当然是去搞钱,还有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