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芍收好信,见陈寄北已经把大地锅烧上了,一边洗手一边问:“粽子你喜欢吃什么馅儿的?”
“粽子还有馅儿?”
陈寄北蹙了一下眉。
夏芍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那我都包一点,你看你喜欢甜口的还是咸口的。”
差点忘了这年代没有冰箱,粽子只能放水里凉着或者放地窖里,带馅儿的比较容易坏。
吃过饭又睡过午觉,夏芍才懒洋洋起身,出去买了一斤肉一斤小豆。
肉切成两厘米长宽的块,用调料腌制好,小豆则上锅煮熟,拌上白糖,用勺子一点点敲成豆沙。
“你这是要做粘豆包?”
对门孙清看到了问。
江城地处长白山山脉,混居着不少朝族人,时间久了本地人也染上些朝族饮食习惯。
粘豆包就是其中一种,用江米水墨做皮,包上豆沙馅的吃食,外表黏糯内里香甜。
“不是。”
夏芍指指水盆里泡着的粽叶,“包粽子用的。”
“包粽子?”
孙清来了点兴趣,也不回屋了,干脆搬了个小板凳坐在厨房看夏芍包。
夏芍的手其实很漂亮,手指纤细,指尖尖,但又不是完全的骨感。
之前做农活磨出了些茧子,这些天养过来一些,手指翻飞间不过十几秒钟,一个圆圆胖胖的粽子便在手下成形。
“这么快?”
孙清叹为观止。
夏芍只是笑,“包多了,你也能这么快。”
前世她奶奶包粽子那才叫快,不到十秒就能包完一个。
因为奶奶姓高,每年中高考前都有不少学生家长找她买粽子,谐音“高中”
,她只是跟着奶奶包过几年。
孙清却显然不这么以为,“包多了也不能这么快啊。”
见夏芍拿棉线绑粽子,她又想起什么,去院子里抱回来一捆马兰草,“用这个,这个比线好解。
快要过端午了,我们家百胜上山割的,割了不少。”
马兰草是北方一种常见兰草,开蓝花,的确比线好用,夏芍没拒绝。
见孙清一直盯着她的动作看,她递过去两张粽叶,“要不要试试?”
“可以吗?”
孙清有些犹豫。
“试试,不会我教你,包粽子很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