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钱该出还得出,这和户部的情况没关系。
亏得汪郴还是内阁大学士,还想当个愣头青不成?
汪郴虽然被尚书给阻止了下来,但一离开了御书房,作为内阁阁臣的他便去了东宫。
此时,太子正在和华青云、阎良弼等人议论政务,特别是在四川、湖广地区的调运事宜,将那里的米粮送往江南受灾省份进行救济。
这件事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太子本打算结束,结果就得知汪郴的求见。
正好,户部也要参与其中,但尚书那边和皇帝商量减税的事情,这位侍郎的到来,给了太子一个机会。
可是,汪郴入宫后便是向太子请求,希望体会到户部的难处,劝说皇帝在太孙大婚上减少些户部的支出。
这些年,财政一直入不敷出,虽然不至于见了底却也是捉襟见肘。
“孤记得,礼部和光禄寺拟定的太孙妃册封之礼,其花费不过五十万两。
户部承担不过十万,怎么连这点钱都拿不出来吗?”
显然,太子听见汪郴的抱怨,内心也是不喜的。
那小子混是混了点,但不至于在这件大事上出了差错。
就连华青云和阎良弼二人也是保持着怀疑的态度,他们查过户部的账本,每年净收入八百万两有余,这两年灾害频繁,又调动了一批军队,但不至于实在没钱——户部,至少还有一千五百万的库银,这还不算上各地布政司的府库还有今年因故未能上交的江南税银。
当然,国库本身花得十分频繁,在云南、北漠以及辽东等地还要修缮官道,维持驻军,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在江南、福建的两支水师也要扩充,抵御倭寇。
不得不说的是,皇帝的开销已经算是节俭了,若是在前朝,举办皇家大婚至少要三四百万以上,那才是真的豪迈。
这在如今是从来没有过的。
哪怕当年的太子成婚,也只有一百万不到。
“行了,别扯这么多没用的,既然陛下没有准允减少太孙的开支,那便是照做就是。”
太子可知道汪郴这人,出了名的小心眼——户部侍郎和内阁的职务是他给提拔上来的,当然也是燕王的举荐。
但谁叫人家会理财呢,这便得到了重用。
就是这吝啬的性格,倒是和其他人都不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皇后的转生日常请大家收藏:()皇后的转生日常更新度。
“臣遵旨。”
汪郴愁眉苦脸,只好悻悻离开。
对朝廷的开支,他自己其实就有些不满:虽然大多花在了实处,但有的地方实在是浪费。
比如太孙的大婚,在这样的日子户部就不该出钱。
陛下怎么就不能开明点,自己承担了这笔花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