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17年起,tv就拿下了国际冠军杯在国内的转播权。
因此,这一场转播时间比较利于国内观众收看的比赛,电视台当然不会错过。
利物浦对阵曼城的这场比赛,收视率也没有辜负电视台的希望,遥遥领先同时期的其他赛事。
比赛的收视率在上半场一路走高,甚至创下了国际冠军杯收视的一个高峰,充分展示了两支球队在国内的巨大影响力,同时也引起了相当的舆论反响。
通过前期踢出来的声望,龚斌在国内已经有了一批人数不小的正经球迷。
但是今年夏天转会利物浦,乃至穿上带有传奇色彩的8号球衣,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太真实。
就连国内的不少球迷,第一反应都是友好地询问一下:那个,您配钥匙吗?
以前在苏维埃之翼的时候,哪怕龚斌成为了球队事实上的核心,也不需要面对什么舆论压力,毕竟连苏维埃之翼的球迷都认为输球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在利物浦不行。
从转会开始,龚斌一下子进入了主流球迷的视线,因此他在赛场上的一举一动也会受到严格的审视。
龚斌被换下场之后,对于他的第一次表现,各路人马纷纷各抒己见,各执一词。
“他只是一个工兵而已,他的能力仅限于防守和策应。”
“我认为他不适合,这场比赛他没有挥出足够的作用。”
“他没有办法帮助利物浦赢球,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打满整场比赛的轮换。”
“你们是不是对他太苛刻了?毕竟他还只有十八岁,也许俱乐部看重的是他的未来。”
“作为一个防守球员,他的表现还不够优秀吗?”
……
“来了?坐吧坐吧。”
次日清晨,克洛普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待了前来谈话的龚斌。
“最近训练中的感觉怎么样?”
龚斌想了想,很谨慎地回答:“我感到非常惊讶,我之前从来没接受过这样先进的训练。”
说这一段话的时候龚斌是真的心悦诚服。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话,很难想象欧洲的足球已经精细到了这个地步。
之前在苏维埃之翼的时候,龚斌所能接触到的无非就是斯克里普琴科的教练团队和俱乐部的队医。
但是在利物浦,一群主管的称呼都要把龚斌给绕晕了。
虽然说利物浦过高的经营性支出常常受到质疑,不过这么多主管里确实拥有许多能人。
通过各位主管们的努力,利物浦训练的科学化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他们使用最新的技术和方法来分析运动员的表现,并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以提高他们的技能和体能水平。
利物浦还与一些顶级教练和专家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利物浦的训练计划和战术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难怪国内的一些球员,哪怕留洋生涯几乎没踢上比赛,光靠训练都能获得很大的提升。
克洛普微微颔。
说实话,龚斌的表现也给了教练团队不小的惊喜。
根据他的团队成员,运动表现主管安德烈亚斯·施伦贝谢的说法,这小子就是一块几乎未经打磨的璞玉。
“你对自己的未来是怎么规划的?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在我看来,你充当工兵中场群里的一员已经绰绰有余了,但是踢八号位的话,像上一场比赛那样的表现,并不能使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