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看了看丈夫,才缓缓说道,“倒是有户部李侍郎的夫人向我打听过,我听着那个意思,是看中了三丫头。
只是咱们家跟李家素无来往,我也正在打听着。
三弟妹娘家有个姑姑嫁入了李家,虽然已经出了五服,也多少还知道点儿。
李侍郎家的长子,如今十七岁了,亦是庶出的,因出生后没了姨娘,李夫人膝下又没有孩子,便把这孩子当做嫡子一样的养大了。
我听三弟妹说,这李公子倒也是个上进的孩子,已经中了秀才的。”
六部侍郎,也是正三品的官儿了。
“确实不错。”
顾老太太沉吟。
别的不说,李家的门第已经是相当不错了,特别是大公子还有了功名,十七岁就是秀才了,可见书读的也不错。
等个几年文章老道了,秋闱中举怕也不是什么难事,前程不愁,是否庶出也并不重要。
就只一样,“这李家怎么会看中了阿珠的?”
要知道,她生怕阿珠也随了白姨娘,弄出什么才子佳人的事儿来,轻易都不会叫阿珠出去走动的。
“正是这个也叫我心里头疑惑呢。
因此上,我也没当时就应了李夫人。
若是母亲觉得还好,不如找个由头出来,咱们见见那个孩子?”
温氏不是个苛刻的人,阿珠虽然是国公府的姑娘,可说到底是庶出的。
这年头儿做亲,多少的人家在给儿孙们相看姑娘的时候,先要问一声嫡庶的。
李家,对阿珠来说实在是一个太好的机会了。
“难为你为了三丫头如此费心。”
顾老太太欠身过去,拍了拍温氏的手。
“还有一样。”
温氏续道,“阿珠是妹妹,也并没有越过阿珎去的道理。
只是……”
顾老太太就看她。
温氏有点儿为难,“王家那边,有意为他们家的二公子聘娶阿珎。”
王家,阿珎的外家。
阿珎外祖父身居一部尚书,已经是入了阁的。
按说,本就是姻亲,阿珎又从小在王家长大,表兄妹做亲,算是再好不过的了。
温氏有温氏的顾虑,顾老太太很明白。
从她这里说,也并不愿意阿珎再嫁入王家。
王家老太太虽然一直以书香人家自居,但是从她来讲,真不是什么明白人,从她一直不肯叫阿珎回到国公府就能知道。
顾老太太也得承认,这个亲家对阿珎是真心疼爱的。
顾老太太一直都明白亲家的心思,却并不想回应。
王尚书有子二人,都是从读书上搏了功名出来的。
王家大爷外放一州知府,除了长子长女外阖家都在外地。
王家二爷如今在四夷馆里,不大不小是个正六品。
要是王家为长房的大公子求娶阿珎,顾老太太或许还有几分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