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永固微微眯起眼睛,想了一想,随后语气和缓了许多:“算了,平身吧。
兹事体大,朕和你同去镇江。
艾双双久经战阵,历经无数大小战事,战功赫赫,功高位显,在军中更是威望甚高。
何况此事牵涉梁山旧部,一旦处理不好,会引起定远军大乱。
你久未在军中行走,人脉生疏,此去怕是危险重重,充满艰难险阻!”
说完,叹息一声道:“朕本想亲征,拿下郑芝龙。
现在居然出了这样的事,唉!”
巩德慢慢站起身,整了整衣衫,恭敬地说道:“臣探知郑芝龙对隆武政权并不忠心,其真实意图在于封爵和实权。
臣经过深思熟虑,以为陛下若许以王爵之位以及南洋总督之职,可诱其前来,然后趁机将他擒获!”
巩永固听了,眉头大展,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连连点头:“此计大妙!
不知巩卿可愿为使前去劝说郑芝龙?若能成功,你当记功!”
巩德大喜道:“陛下,臣正有此意!”
郑芝龙、郑芝豹、郑鸿逵以及一众亲信将领正神色凝重地聚集在国公府宽敞的议事厅中,共同商讨应对当前危局的对策。
厅内气氛压抑,众人皆沉默不语,心事重重。
郑芝龙率先打破沉默,他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诸位,如今大夏军兵锋正锐,其势如破竹,短短一个月就连下福建六府。
这般凌厉的攻势,实非我等所能抵挡。
依我看,不如投降大夏,或可保得身家性命,也能为手下将士谋个出路。”
郑鸿逵听后,用力地摇了摇头,一脸坚决地反驳道:“兄长此言差矣!
我等若是投降,那大明就彻底完了!
国将不国,家又何存?咱们手中有强大的水师,完全可以带着天子下海。
放眼天下,在这茫茫大海之上,纵横驰骋,谁能是我等对手?如此一来,尚有一线生机,以待日后东山再起。”
郑鸿逵的话刚说完,郑芝豹、郑彩、周瑞、郑联、杨耿、刘国轩等人的纷纷赞同。
郑芝豹站起身来,大声说道:“鸿逵兄所言极是!
我郑家水师称霸海上多年,岂会惧怕那大夏军?”
郑彩也紧接着附和道:“正是,只要我们下海,大夏军也只能望洋兴叹!”
周瑞、郑联、杨耿、刘国轩等人也都纷纷点头。
只有大将陈永华面露坚定之色,赞同投降。
他拱手向前,诚恳地说道:“爵爷,末将奉令到松江府交付粮食之时,有幸得以参观了松江船厂、内军械所上海分部。”
“那松江船厂,规模宏大,工匠技艺精湛,其造船技术比咱们高了不知多少。
他们所造之船,坚固且先进,设计精妙,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