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近行礼,轻声唤道。
孝宣帝双眼下陷,一片死气,显然大限将至,他似乎用尽全身力气,说,“或许,你该唤朕一声皇叔。”
承桑溪亭走到承桑梧秋身边,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承桑梧秋垂眸,反问,“这便是陛下从小不重视臣的理由?”
孝宣帝闭眼,反而是太过于重视,才会这样,帝王不该生慈悲之心,他承桑梧秋是他精心培养的皇帝,他将会是承桑家最优秀的帝王。
到今天,承桑梧秋自然知道孝宣帝良苦用心,不然,他不会将自己弟弟的儿子册封为太子,甚至不惜利用自己儿子来当他的磨刀石,垫脚石。
或者,端王是孝宣帝心里一直过不去的坎,想到自己皇叔喜欢自己生父,承桑梧秋只觉得可笑,可悲。
或许,孝宣帝就是因为对端王的愧疚,才会这么对他,用愧疚堆砌起来的良苦用心只会让承桑梧秋觉得自己可怜,可悲,可悲自己从出生便被孝宣帝安排在这条路上,若不是孝宣帝对端王的愧疚,或许,他早就死了,死在先皇后薨逝的那场大雪,随先皇后而去。
承桑梧秋不是靠自己而活下来,靠的是孝宣帝对端王的愧疚以及……那不可诉说的感情。
察觉到身旁之人不对劲,承桑溪亭握着他下垂的手,轻拍他后背,以示安抚。
“臣在冷宫的遭遇也出自于陛下。”
承桑梧秋语气平淡,可颤音出卖了他,他心里可没有面子上平淡。
他依稀记得,为了活下去,他在宫中被人羞辱,为了一口食物,他被那群太监当马骑,被进宫的世家公子当奴隶,甚至在畜生口中夺食。
他不是没去御膳房偷过,可,他的两个弟弟还小,那些得给弟弟们留着。
其实,他不是孝宣帝骨肉这件事他在孝宣帝带着他去灵隐寺便知道,他恨孝宣帝,但不会恨自己的皇兄皇弟,尤其是与他一同受苦的两位弟弟,承桑晏温和承桑知许是他人生的全部,孝宣帝无声在背后推着他,可他自己也无声推着自己走向这条路。
他没资格怨恨孝宣帝,反而该感谢孝宣帝,至少他活下来了。
孝宣帝闭眼,没打算回答他。
承桑梧秋小时候所遭受之苦,他自始至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亲自动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