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去庖屋给杨柳絮弄饭的时候,杨婶子凑到徐氏跟前问道:“嫂子,你和我句实话,你家老大是不是与你们联系了?”
“他是不是在军营里立了功,当上啥大官了?”
“那你家老大有没有,咱们村和他一起走的子现在都咋样了?”
杨婶子这话得徐氏莫名其妙。
她倒是想和大儿联系,可最近这几年,不是一直都联系不上吗。
杨妹子眼下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她知道些啥不成?
想到这,徐氏立马有些激动地抓住杨婶子的手道:“妹子,你是不是听谁了我家大儿的消息,你要是知道些啥,可一定要告诉我呀。”
看着徐氏这一脸着急的样子,杨婶子不禁怀疑起自己所听到的那些传言。
她忙解释道:“那啥,嫂子你别急。”
“我就是前两晚上回家时,我们村有人来我家串门,想打听一下你家还要不要人干活。”
“我自然和她你们家干活的人够用,暂时不缺人。”
“可我完,她人也没走。
接着我俩就……”
杨婶子到这,犹豫了一下便又接着道:“唉!
算了,我还是直了吧。”
“我们俩就又起了你家的事。”
“你家咋一下子就变得有钱了。”
“你家买荒地买牛,现在又雇这么多人建那么大的院子,还给做工的人吃得那么好啥的,肯定是要花不少钱。”
徐氏听到这,虽心中急切,心里却是不由得点头赞同杨婶子的话。
那是,他们家最近进项是不少;
就连给来干活人做的饭食,那也是村子里的头一份。
杨婶子继续道:“其实我当时也了,你家花的这些钱应是你和我来顺哥这些年攒的,还有柳絮那丫头上次卖狐狸得的钱。”
“结果等我完,人家却现在李家村都传遍了,是嫂子你家是啥情况,大家都看着呢,你家咋也不该有这老些银钱。”
“后来也不知是谁先的,是你家老大在军营里出息了,有本事挣钱了,就托人给你家带了钱回来。”
杨婶子完,还朝东屋的方向指了指道:“嫂子,就那人在你家住了好几了吧。”
“你别看那人自打来到你家后就没出过院子,可杨家村和李家村谁不知道你家有个受赡男人。”
“于是大家就猜测,那人怕就是你家大儿子的朋友,他这次来就是给你家送钱的。”
“其实嫂子,不瞒你,我们村里的传言,的我都信了。”
“咱就那人要不是你大儿子的朋友,不是来给你们家送钱的,你家咋会给他看病。”
“还为了给他看病花了十好几两银子。”
真的,杨婶子的这番话,听的徐氏都惊呆了。
大家的这都是啥和啥呀,她家的银钱有些是卖狐狸得的,有些则是自家闺女卖花卉赚来的。
咋这都能和离家几年的大子扯上关系。
还她闺女好心救的人,是她家老大的朋友,这些人可真是能鬼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