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文网

峰回路转苦尽甘来(第1页)

山有高处,水有尽头,人生长路漫漫,事事皆有转机。

当我们觉得余味苦涩,请相信,一切终有回甘。

愿在每一个低谷,都能迎来转机和希望。

苏轼,这位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

他就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苏轼才华横溢,诗、词、文、书、画样样精通,然而他的仕途却充满了坎坷与波折。

他曾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旁讪朝廷”

罪贬谪黄州,之后又被贬谪到惠州、儋州。

在这漫长的贬谪生涯中,他经历了无数的困境与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一颗豁达乐观的心。

就如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所写:“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作此诗时,已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他已年逾花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

诗的开端,他说自己心如死灰,这乍看似与他一向旷达豪爽的性格很不相附,但了解了他的经历、心情后,便能对这种心死之哀寄予深切的同情。

苏轼“有大才气,真力量,所以沾濡涵泳,无所往而不可,无所往而不能”

他的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晚年生活更是飘泊无依。

然而,他并没有仅限于“入乎其内”

地抒写人生的苦闷,也不屑在哀愁中沉沦。

后两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则一反忧伤情调,以久惯世路的旷达来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自我解脱力是惊人的。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