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室遵从长房继承制的原则。
长房继承制是由长子一脉继承皇位,与嫡长子继承制相比较,长房继承制主要看中的是长而非嫡。
根据此原则,朝中大臣大多拥戴皇长子朱常洛,宫女身份上位的李太后也极力支持朱常洛。
万历皇帝为此与大臣们争斗了15年,史称国本之争。
国本之争导致大明党争开始,并愈演愈烈。
因国本之争,4位内阁首辅、10多位部级官员、300多位中央和地方官员被打击,其中100多人被罢官、解职或发配充军。
因国本之争,万历皇帝30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但其高超的政治手腕,牢牢控制着朝局。
朝廷不仅没有宦官之乱,没有外戚干政,也没有权臣当道,还发动了着名的万历三大征。
万历29年,经过艰苦斗争,朱常洛终于被封为皇太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但福王迟迟不离京就藩。
直到万历42年李太后过世,因为朝野舆论压力,福王才就藩河南洛阳。
福王朱常洵就藩后富可敌国。
民间都说万历耗天下肥福王,洛阳富于大内。
万历皇帝赏赐福王土地两万余顷,不仅河南大部分土地是福王的,山东、湖广的很多土地也是福王的。
江都至太平沿江杂税,四川盐井榷茶银,部分淮盐收入等都归于福王。
福王富甲天下,却没有任何赈灾、助饷的记录,可谓一毛不拔。
连农民军围攻洛阳时,依然抠抠搜搜。
李自成攻陷洛阳,福王世子朱由崧逃脱,福王被农民军擒获,苦苦乞活。
野史传闻,福王被李自成活活煮成人肉汤做成福禄宴。
据史料记载,福王被农民军杀害后,尸体仍存。
福王被杀之前,被活生生割掉一大块肉剁碎,跟鹿肉拌在一起当作了下酒菜,福王被迫自己吃了点,然后看着农民军吃完后才被处死。
甲申国变崇祯皇帝自杀,福王世子朱由崧在南京被拥立为皇帝,改元弘光。
福王一脉也算圆了皇帝梦。
因国本之争,朱常洛的皇太子地位一直不稳,连带着他的孩子们自幼也未能得到正常待遇。
朱常洛成为大臣们和万历皇帝争斗的代表,让万历皇帝更加厌恶朱常洛以及他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