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来的大都是年轻学子,个个踌躇满志、摩拳擦掌。
因为有荀子这块金字招牌,凡是自认有所不凡的年轻人都跃跃欲试。
来的学子们,有的约上三五好友在酒楼置办上一桌酒席,饮酒作诗,谈古论今;有的窝在房间埋首苦读,抓紧最后的时间学习;有的相约游览金陵,增长见闻;有的赤着胳膊练着功夫,有的则不停打探消息,想要提前一窥考试究竟。
韩非早早的来拜访了师父荀子。
荀子对这个弟子十分宠爱。
随即韩非被荀子留在身边做了助教。
荀子将韩非介绍给姬天赐,姬天赐对韩非礼遇有加,而韩非对姬天赐也是十分欣赏,同时对姬天赐话语中透露的招揽之意也是心知肚明,隐晦的拒绝了姬天赐的招揽,表示自己现在只想留在师父荀子身边专心学习,学成后回国辅佐韩王。
这是姬天赐招揽人才遇到的一大挫败,虽然心有不甘,但想想韩非贵为韩国公子,而且一直心系韩国,终非自己所用之人。
时间转瞬即过,进入八月来,随着金陵大学入学考试时间的一天天临近,来自全国各地和周边各诸侯国怀揣梦想的学子们陆续聚集到如今已初具规模的金陵城,让本就繁华的金陵城,更加的热闹起来。
这次的热闹与上次屠龙大会不同,这次的热闹更多透出向上的勃勃生机。
这次聚集才。
不若放开心扉,就让在金陵大学做荀子的助教,将他的思想传播给金陵大学的学子也许是最好的方式。
而一旁的李斯则暗暗吐了一口气,这一路以来,师父荀子可是没有少表达对自己弟子、李斯的师兄韩非的欣赏。
李斯自知自己不论家世还是学问都无法同师兄韩非比较,唯一的优势就是自己先到周王姬天赐身边而已。
周王姬天赐招揽韩非时,李斯心里是暗暗捏了一把汗的。
看到韩非拒绝后,姬天赐并没有强烈的挽留之意。
李斯心里还暗暗有点得意,对比姬天赐当初招揽自己时的态度,明显更重视自己。
其实这点上李斯确实是自作多情了,姬天赐只是很清楚韩非的性格才会决定放弃招揽,而不是不重视韩非。
但姬天赐这个无心之举,反而是极大的满足了李斯的自尊心,更加意外的加强了李斯对自己的忠心。
这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或者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只是金陵大考之前发生的一个小插曲,但这个插曲给周国未来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韩非在金陵大学学习,同时任教的的这段时间,给周国培养了一大批法家学说的拥趸,为姬天赐推行依法治国的方针,提供了大量的从上到下的坚决的执行者。
8月15日,金陵大学的入学考试正式举行。
整个考试被分为三个考场来举行,文考、武考和杂项考试。
文考由荀子亲自出题并监考,考试内容为策论,题目为:《论天下之势》。
武考相对来说比较直接,分为格斗比武、射击比赛两项,由魏僚主持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