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到开始写文,这个概念才有了活起来的机会。
我前几天在微博上说,没有从十八岁开始写文,有些遗憾。
看到有宝贝留言说,你走的每一步都是有意义的,我现在想想真是这样。
没有当初的那个插曲,可能就没有现在的这个故事。
也不会有现在的廖清杉和应如是。
然后,这个插曲也为我之后的职业选择,增加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所以,“吃亏”
是福这话真没错。
(当然,我不觉得我临时替朋友做了份工作就是吃亏,那次,我的收获远远大于付出,所以我加了引号。
)
要不就改成能干是福吧。
哈哈。
最后说一点感谢。
写作永远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读者在挑选自己心仪小说的同时,作者也在通过自己的作品去筛选读者,去寻找人群中的共鸣。
写文以来最幸运的事情,就是有一群特别用心在看文的读者。
大家的每一条评论,我都看了,有很多印象都非常深刻。
所以,非常感谢大家的懂得。
对我来说,一个故事,真正需要发力的阶段就是文章的前三分之一,最多前二分之一,后面的故事,其实是这些人物握着我的手在写作。
所以,每次说再见的时候,最难过的那个人永远是我。
但不说再见,又怎么和新的故事重逢呢。
不过,我还是很惊喜。
写出令我满意的池漾、林洛希、邹喻,其实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但写出令我满意的应如是,确确实实超出了我的预料。
第一次写女追男,第一次写这么欢脱的女主,我也忐忑过。
不过,我现在回头看,心态早已从最初的不自信,到现在喜欢得不得了。
是想到我们悠悠宝贝,心思就能瞬间软下来的程度。
她和廖清杉为代表的中国青年,是真的能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蒸蒸日上。
所以,他们的存在,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力量。
我在本文的立意中写:“文化自信,重在文化,不在自信。”
大家不要误解我的意思。
这句话,不是为了让我们不自信,或者去挑剔,而是为了警醒我们,不要懈怠。
文化走出去,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需要无数传媒工作者和艺术工作者日复一日的努力和打磨。
我根本不关心这个世界的人活的怎么样,吃的饱不饱,能不能穿暖住好,有没有梦想希望。我不在乎他们的爱憎。只是如果想要前往高天之上,需要一个完整的高等工业体系,一整套相关研究所,最先进的材料学实验室和一个能统筹一切部门的大政府。它要无数衣食无忧的国民为此奉献财富,需要几百万个高等知识分子为此贡献自己的头脑,数万不同...
公告,本文于3月5日入v,当天三更掉落,欢迎小可爱们继续支持嗷虞抚芷在一本修真文里穿了三百遍,每次都是路人甲,最后一次依然是个路人甲。时值内门弟子试炼,为了躲避剧情,虞抚芷当场摆烂,最后被一个懒名...
重生回到八零末,莫依依表示这一次谁都别想再欺负她。渣爹维护外人家暴母亲行,她就带着母亲远离极品一家。渣男贱女依然上蹿下跳行,那就再让他们死一死。至于那个曾经被她误会的他,这一次她会努力弥补。...
...
十年前我们于星空下相遇,我用机械的手指与你拉钩,共同许下明天的承诺。十年后我们在星空下相逢,虽然你早已忘记我的一切,但我还是愿意燃烧自己,只为兑现迟到了十年的承诺。因为从我们相遇的那一刻起,你便成为...
逛个街都能穿越,人家穿越不是公主就是小姐,偏我穿到一个小农女身上。好不容易带着全家奔小康,却意外救回个跟屁虫,看在你长的不赖的份上先收留一阵子。某男这次我帮了你,你要拿什么来偿还我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