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熙此时并不知道苻氏的计划,他在张高平进献耕耙耱之术后,自身也受到了鼓舞,于是在长安城外专门划出一块区域,修建机巧院,招募能工巧匠,企图群策群力,共同研发新式农具。
人口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大规模增长的情况下,唯有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农业层面解放劳动力,才能补充各行业的人手,包括增加脱产战兵的数量。
机巧院还在修建之中,招募能工巧匠的政令就已经传扬开来,得到了匠人们的积极响应,毕竟张高平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
桓熙也不是所有人都收,非得是技艺精湛,或者思维敏捷之人,才能被留下。
当然,机巧院的建立,走上正轨,直至拿出成果,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此时桓熙关注的还是三万户荆州百姓的安置工作。
永和六年(公元350年)十一月十九日,征东大将军府,王猛来到暖房,汇报道:
“主公,安定太守遣使来报,四千户荆州迁民已经安置妥当。”
桓熙闻言颔首,迁往雍州西陲安定郡的四千户百姓已经就地安置,也宣告三万户百姓尽数在关中落户。
他追问道:
“田地是否分配好了?再有两月便是春耕,这事可耽误不得。”
王猛回道:
“各地正在有序开展授田,料想,年内定能处置好。”
桓熙点点头,说道:
“有先生亲自过问此事,我是放心的。”
王猛稍作犹豫,又问道:
“蓝田有人来报,按行程,郡马与郡主将在午后抵达长安,主公是否要出城迎接?”
桓熙叹道:
“那就去一趟吧。”
一母同胞的弟弟千里迢迢带着新婚妻子前来,做兄长的不出面迎接,着实说不过去。
在王猛告退后,桓熙眼见时间还早,于是暂且离开军府,先回一趟家,看望孕中的妻子。
谢道韫是在前些日子有了害喜的征兆,恶心、呕吐的症状很是强烈。
桓熙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他赶忙找来医者诊脉,果然是怀了身孕。
消息一经传出,麾下将佐、长安士人,无论亲疏,纷纷前来向他道喜。
作为一方势力来说,主母有了身孕,无论这一胎是男是女,都是天大的喜讯,这证明桓熙夫妇身体都不存在问题。
而桓熙更是高兴的在未央殿里大摆宴席。
实际上,与李媛在一起数年,迟迟不见动静,桓熙也背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唯恐自己不能生育。
如今谢道韫怀上了身子,也让桓熙如释重负。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照顾李媛的情绪,总是在前半夜哄着谢道韫睡下,后半夜就往玉堂殿去用实际行动安慰宠妾。
毕竟谢道韫现在正是紧要时刻,桓熙也不敢与她行周公之礼。
桓熙之所以安排谢道韫住进椒房殿,并非它是汉代皇后居所,而是因为椒者,多籽,取其‘多子’之意,想求一个好兆头罢了。
正在椒房殿养胎的谢道韫见到桓熙回来,正要起身行礼,桓熙赶忙上前按住她的肩膀,戏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