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恬摸摸他的脸,“你啥都不许想,做好眼前的就行,我每日闲得难受,再啥都不让我想,我真要成猪了。”
她说着便拿起旁边的小铜镜照着自己的脸,“你瞧,我这脸都圆乎了,整个人胖了一圈,再这样下去孩子还没生出来我就胖得走不动路了。”
“哈哈……那模样岂不是很福态?”
仲勤想象着金恬那模样就笑得不行。
“才不呢,从明日起我只吃一日三餐,你们再不能给我炖东西吃了。”
她才说完,姜氏就端过来一碗鱼汤,“甜娘啊,赶紧把这鱼汤喝了,听说当娘的多喝鱼汤娃儿会很聪明,咱家小娃儿将来一定很会读书中个状元!”
姜氏放下就走了,仲勤笑眯眯地把鱼汤给金恬递上。
金恬苦着脸说:“刚才我都说了,我……”
“你刚才说从明日起,今晚上的还是可以喝嘛,喝了咱娃将来中状元,嘿嘿,快喝。”
金恬再用镜子照照自己的脸,然后哭着脸端起鱼汤喝着,喝完后擦了擦嘴说:“娘这是一箭双雕,既疼了我又疼了孙子,娘可比谁都聪明。
不过你还是抽空雇一个长工回来,我觉得吧,当地主比中状元有意思。”
仲勤刮着她的鼻子,“小财迷,好,我都听你的。”
*
接下来几日,大家都忙开了,结伴去县里进货,把铺子都开了起来。
因还得过半个多月才翻田耕地,韦老二在家帮着仲勤一起做黄包车,季秋每日上午都闲着也帮着做,每做好一辆仲勤会给他们一两银子呢。
才五日的功夫他们就做好了三辆,本镇的人都抢着买走了。
大家之前都有了心理准备,做买卖的开头几个月不会有多红火的。
可是事实并非如他们想象的那样,因为各村的人早就厌烦了去镇上买东西,那些铺子大部分都是殷家的,价钱贵,东西却不咋好,还要跑那么远的路。
离韦家村近的七八个村子的人都到“仲勤商行”
来买东西,既图便宜也图新鲜劲儿。
后来听许多人说这里的东西物美价廉,越来越多离韦家村挺远的村民们以及邻镇的人都跑这儿来买东西。
杨梅儿卖一些新娘头饰、喜烛、喜帕、喜盆、喜桶、喜箱等等,她还特意进了几副小巧的银手镯,有人来买她就欢欢喜喜,没人买时她就着急,说为了进货,分家得的钱差不多都填进去了。
姜氏时不时到这商行来瞧瞧,见杨梅儿急火攻心,实在看不过眼,说:“你这买卖好得很,你急啥,你巴不得一日挣出一头牛来呀!”
杨梅儿确实心大,可是客人一多,她忙乱起来连账都算不清。
金恬只好过来帮她忙,金恬自己的车行里只有一辆留着出赁的车。
因每日都有人赁走,其实金恬根本不需坐在铺子里,但为了帮杨梅儿和姐姐金香算账,她每日都会过来的。
杨梅儿有金恬帮着算账才麻利了些,其实杨梅儿这买卖还真不错,因为季秋张罗着迎亲队,那些要成亲的雇主图方便,来找迎亲队时直接就在铺子里将嫁娶必需品都买回去了。
金香的杂货铺是她和她婆婆两个人一起看着,再带着小溪在这里玩。
这里卖的杂物可齐全了,还有干果、红枣、糖、面等吃食,只要能去镇上买到的东西在这儿也差不多都能买到。
镇上的洪屠夫和卖豆腐的听说这里人越来越多,他们把铺子支到“仲勤商行”
的路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