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会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做什么?认得几个字就好。
读那么多书,又不能考科举,将来还是要嫁到别人家,是别家的人。
女孩子,不适合读书,没有天赋……
朱宣伊也想起一些不太好的过往。
“幼年,朕学数算,初时学得不好。
朕意外听到老师背地里说,朕没有学数算的天赋,女子学数算就是比男子差。
然而,一次考校,朕现兄长数算还不如朕。
老师却说,兄长只是对此不够用心,注意力不集中。”
帝王语中的讽刺鲜明直白,朝臣沉默无声。
从前,他们学习的世界只有男子,看不见女子。
即便偶尔听到女子天生就学不好某种东西的话语,他们也会想“确实如此”
,高傲地不放在心上。
女人,不在他们的眼前,只在他们的身后。
现在,朱宣伊站在他们的眼前。
女子学不好,就是没有天分,永远否定了她,让她因此悲观自卑。
男子学不好,就是不认真,暂时否定他,间接劝诫鼓励他,让他努力做得更好。
“朕,讨厌这种错误的说辞。”
【海龄辗转多地,来到舜阳——朱宣伊作为舜阳公主时的封地。
舜阳风气较它处开放,这里有朱宣伊利用封地税赋和自身薪俸建设的女学,这个女学不仅包括教导经史子集,也包括医学——我们称之为舜阳医学院。
海龄在舜阳为妇人医治疾病,引起了舜阳医学院一位德高望重的女大夫的注意。
海龄抓住机会,多次拜访这位大夫,表明自己对医术的热爱和在医道深耕的决心,最终成功让这位大夫收她为徒。
她由此开始了更为系统、全面、高深的医学课程。
】
“舜阳!
天幕又说到了舜阳!
这是夸我们舜阳呢!”
舜阳人民喜滋滋,有说不知道当今陛下曾经是舜阳公主吗?
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舜阳人民就是觉得,陛下一定更亲近舜阳。
看看这些年,陛下为舜阳做了多少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