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了酸了,易青轶承认他有点酸了。
原历史线,宣伊陛下那么看重他,还不是让他一级一级升吗?
钟灵韵竟然越级提拔……
宣伊陛下看重他没错,但陛下爱重钟灵韵。
鸣州百姓喜笑颜开:“好啊!
钟灵韵是一个好官,我们需要好官!”
【她实行以工代赈,大量运用榫卯、斗拱等技术重建更为抗震的府衙民舍,修建水利设施,致力于恢复生产、兴办教育,一点一点、一步一步恢复鸣州的生机与活力。
】
以工代赈这个词是陌生的,但因为汉字的博大精深,朱宣伊和诸位臣子立刻明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这个思想萌于春秋时期的齐国,《管子》《晏子》有相关的措施记载。
可惜的是,直到现在,以工代赈仍旧不算成熟。
朱宣伊一直想控制流民的数量,以工代赈倒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方法。
这工嘛,不必是修建宫殿,可以是修建利民的水利灌溉设施、道路、桥梁等,促进流民就业,稳定社会秩序。
朱宣伊看向方知清,以工代赈、就业、经济,这个课题可以交给方知清研究。
反正他也在研究就业和经济嘛。
【值得一提的是,钟灵韵主持修建了南堤、金云坝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疏浚水道,开挖新渠,规划建设风鸣湖调蓄洪水,初步建立了以防患、调蓄为核心的鸣州水利工程体系,尔后百千年的鸣州刺史们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
直至今日,古老的鸣州水利工程仍在挥供水、防洪、排涝、航运、景观等综合作用,持续造福鸣州人民。
】
伴随着青橘的娓娓道来,天幕上出现一支短小的实景视频。
天高云阔,清风徐来,碧波荡漾,绿柳长堤,平坦的道路沿着长堤直直向前,人们洋溢着轻松快乐的笑容,或是三三两两悠闲散步,或是青春活泼女女男男骑着自行车穿梭而过。
镜头给了女生骑的自行车一个特写。
“那个脚一踩就会动的东西是什么?”
大胤百姓被自行车吸引了眼球,“看起来不是很复杂的东西!”
“要在平坦的路上才好骑吧!”
“看,铁做的链条也在动!”
朱宣伊观察得仔细:“车轮是用来什么做的?”
她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材质的东西。
【以前有小伙伴看了我的ip属地,问我是江省哪里人,我其实是鸣州人。
】
孟文箬:“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