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秦淮万古风,一江秀色尽流东。
文人墨客佳人泪,烟雨楼台寂寞红。
梅老师、薛老师、陈老师,我口占的这诗如何?”
董文峰站在游船的船头,面对着古老的秦淮河,向几位同事,背诵自己刚才写的诗。
今天难得闲暇,董文峰和黄晓静先坐轻轨到来河。
陈州到来河的轻轨今年夏天通的车,原来轻轨是八节车厢,因为乘客太少,现在减少到四节。
董文峰和黄晓静坐在最后一节车厢,整节车厢只有三个人,前面那节车厢也只有五六个人。
到来河后,他们又坐了公交车到林场,然后去地铁站,终于坐上了通往金陵市里的地铁。
地铁上的乘客拥挤不动,董文峰好不容易有了个座位。
在五福站,上来一个黑人小老外,他上身穿一件绿色短袖衫,下身穿一件白色大短裤,脚上穿一双有带子的黑凉鞋,背上背一只红色的背包,边上一个蓝色拉杆箱。
黑白红绿蓝,真五色人啊!
五色人背靠着扶手,像车厢里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在专心致志玩手机。
手机俨然融入当代年轻人的生命里去了。
除了手机,他们的生命里还能融入什么呢?
“到夫子庙下吧?不到大行宫再改坐2号线去新街口了。”
黄晓静说。
夫子庙人流涌动。
“坐船去秦淮河观光?”
董文峰忽然有了“日泊秦淮”
的想法。
黄晓静正好也有此意,董文峰花16o块钱买了两张船票。
刚进游船的门,董文峰猛然看到同事梅冬冬、陈继华、薛平正坐在船的前两排。
“太巧了!
真是有缘!
竟然在今天遇到了你们!
竟然在夫子庙遇到了你们!
竟然在同一艘游船上遇到了你们!
缘分啊!”
董文峰对她们感慨起来。
梅冬冬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你和我们修了百年,你和你家黄晓静修了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