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眉头紧皱“听你的意思汗阿玛叫孤过去劝劝他”
“奴才觉得皇上是这个意思。”
王以诚不太确定,“刘大人起来一副必须辞官的样子,可奴才总觉得他其实并不想辞官。”
“他当然不想辞官。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高中进士,才三十出头,日后一切都有可能。”
太子说着话想到一件事,“晋江,带上两个那天用的木桶。”
“爷先说说他为何要辞官。”
霍林很好奇,“是因为福晋那件事么奴才到现在都想不通,刘大人也不是官场新人,咱们东宫又没失势,他干么跟福晋过不去啊。”
太子“急功近利,丧失理智了。”
话说出来,太子猛地想到他以前急于表现,也曾干过许多昏头昏脑的事,幸而有个敢直言的福晋及时劝住他。
想到石舜华,太子福至心灵,“石家老太爷病逝,石家子弟都得守孝,包括两广总督石琳。
朝中没有石家人,刘不语才敢参福晋啊。”
“那他辞官是怕回头石家大爷和二爷找他算账”
霍林问。
太子“不用等傅达理和庆德。
石家老太爷病的突然,汗阿玛一直没找到接替石琳的人,下个月,南苑大阅结束,石琳就会返回两广。
一旦石琳回去,不需要他这位封疆大吏出手,多得是想走石家门路的人帮石家收拾刘不语。”
“那皇上叫殿下过去其实是想叫殿下表态,不为难刘大人啊。”
王以诚觉得他明白了,“这事可不好办。”
太子冷笑一声,到近在咫尺的西暖阁“一个言官而已。
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儿臣参见汗阿玛。”
太子道,“不知汗阿玛找儿臣何事”
康熙指着刘不语“虽然赵谦还原了事情经过,但坊间还有人在议论太子妃不起汉族缠足妇女,刘不语觉得愧对太子妃,愧对你,想辞官回乡。”
“多大点事啊。”
太子道,“太子妃早就忘了。
刘不语,不要给自己压力。
你身为言官,发现问题上奏汗阿玛是你的责任。
孤和太子妃如果连这点事都跟你计较,他日又怎么容天下人。
汗阿玛,您说是不是”
康熙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刘不语,听到了没朕就说太子不会计较,你切勿多想。”
“皇上,臣去意已决。”
刘不语很想点头留下,可他更怕石家秋后算账。
太子瞥他一眼,心中冷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刘大人,刚才汗阿玛说你说坊间还有人议论太子妃不起汉族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