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要在一周内搞定n光刻机,各位,有没有信心。”
在做完小型反应堆后,苏云欣便迫不及待的开始着手光刻机和量子计算机了。
她实在太想念强人工智能了。
强人工智能的效率提升太大了,各种推演都能自动运算。
对于科学研究,许多难点不单单是线性的。
通过大量的推演可能会得到许多散性的情况。
有些情况也许无关紧要,但有些时候却能决定成败,哪怕一种情况只有o的可能生。
而人工智能非常依赖算力,可以说算力决定了上限。
近年来,华夏虽然加强了光刻机的研制,却是事半功倍。
其实华夏并不是完全没有光刻机的技术,我们蚀刻机的水平更是国际领先。
如若不然,就不会有银河二号以及神威之光级计算机。
很多只是因为和平年代专利的限制。
一台顶尖光刻机需要用到十万余个零件,其中大部分零件的专利权都在‘捂眼联盟’手上,目前生产上更是只有h国一枝独秀。
如果想要完全另辟蹊径,重新开创一条赛道,难度可想而知。
看着会议桌前这个白小妹妹,上科院光电部负责人钟学良院士是既欣喜又担忧。
直接n,如此激进,真的没问题吗?
“苏博士,我不是怀疑你的能力哈。
就是我们目前内部能实现生产的也就是n芯片,良品率还一般。
直接n是不是太激进了些,要不先突破n也够用了嘛。”
“有更好的为什么要退而求次?”
苏云欣一挑眉,“哦——你是怕生产体系跟不上吗?”
“放心吧,我们目前的体系完全没问题,在现有方案上稍作改进就可以实现。”
苏云欣轻轻抿了一口面前的西湖龙井,微吐舌尖的扫视一圈办会议内的众人。
“科学研究到了所谓的瓶颈,很多时候仅仅只是隔了一层窗户纸。
等我写完[大统一论],你们会更有感触的。”
“真的吗?我们真的就差最后一度就能烧开水了?”
邱竹教授声音有些颤抖的问。
“当然了,这几天等我改完方案你们就知道的,有些可能只是些参数上的微调。”
苏云欣对着邱教授安慰道。
她知道这种感受,就像是在沙漠中行走了漫长时间的人,突然告诉他,停下来,那个方向就有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