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人当兵,现在可不一样。
黄县士兵可是个香馍馍,有编制的哩。
老张头你可别给人家介绍个条件差的,至少女孩也得上过夜校,会识字的,要不然以后怎么教孩子。”
“就是就是,是得配个这样的。”
在这个年代,当兵是有相当大的死亡概率。
像流民兵向官府征召讨伐匈奴的士兵。
士兵算是个危险职业。
穆清靠着黄县人民对她的信任招够了士兵,自然该有的补贴穆清不会缺了这些士兵的。
只要是通过考核成为正式士兵,也就是黄县的帮闲,每月都会放工资,过年过节还有津贴。
这笔钱会到他们退役结束,等到他们老了到五十岁,只要是服役十年以上的士兵每月也会定时放一笔养老钱。
若是死亡,会有一笔额外的银钱,而原本的工资津贴还会继续放十年。
士兵的待遇政策是参照现代的编制来制定的,这还只是表面上的福利。
大队银甲兵踏入黄县,紧随其后的就是两千余人的降兵。
这些流民军降兵一进黄县,黄县的百姓就没了刚刚面对银甲兵的好脸色。
他们看着这些在战场上对自家士兵锋刃相向的流民兵,再也无了之前的同情。
百姓多是厌恶的眼神,不过大多都接受过扫盲的黄县百姓也没有其他极端的行为。
穆清回到黄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置这批降兵。
这次战争,银甲兵减员人数在十几人左右,穆清让县衙官吏对士兵家属送去慰问后就找到了江寂。
黄县的矿产资源也算还行,如今安平差不多收入囊中,穆清在安平衙门里找到了不少关于盐铁矿的资料。
矿产资源一下子就丰富了起来。
黄县的露天煤矿还没怎么开采,炼钢要用的焦炭还得通过煤矿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