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贺世崇马上有疑问,“这不是往朝鲜方向走吗?这样我们离盖州,离我们的海船越来越远。”
罗虎要走连山关和凤凰城是有原因的,这条路在最初也是规划的两条进军路线之一,它通向朝鲜,当年毛文龙驻守的皮岛就在这个方向,由于朝鲜已经投降满清,这一路的驻军更少,而且路是大路,比较好走。
罗虎把选择这条行军路线的原因给贺世崇和赵兴说了,赵兴一如既往的不说话,他擅长执行命令而不是表意见,但贺世崇还是提出了一个疑问。
“我们要走到哪儿去?”
“镇江,鸭绿江口。”
罗虎答道。
“那里有足够的海船让我回关内吗?”
贺世崇说完这句话,罗虎停顿了一下。
这是一个现实问题,走到入海口,能有船回去吗?没有船,届时还不是要被消灭在辽东的土地上。
“有。”
罗虎答道。
“将军,你这么肯定?哪里来的船?”
贺世崇语言变得激烈,他觉得罗虎的决策很固执,按他的想法应该立即回击海州,与盖州方面的部众一举拿下海州才能脱险。
“海州断不可再去了,这次多铎带着的可是东虏的精锐,不是我们能应付的了的,而且他们善于埋伏和打援,如果盖州的兄弟们北上支援我们,有很大危险也被中途歼灭”
这番言论让贺世崇无话可说了,这个年少的将军之前只是勇猛,但现在,他现罗虎突然变得心思缜密起来。
“我们就去鸭绿江口,而且我笃定盖州的兄弟不会北上送死,他们会驾着船来鸭绿江接我们的。”
这是一次赌博,赌的是相隔两地的人能否心有灵犀,能把这事情的利弊、险恶想到一起去。
这种情况的难度可想而知,这个时代又没电话,除非派出全部夜不收,不顾任何代价地去传递这个信息。
但是即便是夜不收从辽阳城下到盖州怎么也得两三天的时间吧,人还未到,可能北上支援的兄弟们就被歼灭在路上了。
所以,只能靠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其他别无凭借。
“兄弟们,海州方向的清军由东虏的豫亲王多铎统帅,我们是断然打不赢他的。
但是出征前,我已安排了盖州方面的兄弟,如果海洲被袭,让他们派船去鸭绿江口等待我们,届时我们从连山关、凤凰城方向突围。
据我所知,这一路敌军防守非常薄弱,只要我们能跑到鸭绿江边就获救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抛弃所有辎重,只带随身兵器和口粮,快行军到鸭绿江口,只要我们比清军度快就能安然脱身。”
虽然所谓的“事先安排”
是罗虎的假话,但若假话能提高士气,加快行军脚步,他认为是值得的——哪怕到了鸭绿江口眼见没船,也比失去了信心坐以待毙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