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有十大名关,包括“山海关、潼关、嘉峪关、居庸关、友谊关、雁门关、紫荆关、剑门关、娘子关、武胜关。”
这十大名关在中国军事史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关”
基本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历代战争中都发挥了御敌防患,保民防灾的重要作用。
其中潼关往往对历史上朝代兴亡发生很大作用。
安史之乱时,负责守卫洛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
唐玄宗听信监军宦官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
任命哥舒翰为统帅,镇守潼关。
唐室本可利用险要地势暂时死守,保卫京师;但唐玄宗与杨国忠急于平乱,迫哥舒翰领20万大军出战,最后以失败收场。
潼关一破,都城长安震惊,失陷在即。
唐玄宗于六月十三日凌晨逃离长安,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西北23里)。
途中士兵饥疲,六军不发,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率兵请求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
杨国忠已经被士兵乱刀砍死,玄宗本欲赦免杨贵妃,但士兵继续喧哗,在亲信宦官高力士苦劝之下,于是玄宗忍痛下诏缢死杨贵妃。
后兵分二路,玄宗入蜀,皇太子李亨在灵州(今宁夏灵武)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
唐明皇逼迫哥舒翰出战叛军,差点令原本如日中天的大唐亡国。
唐明皇这一个错误决定,一战之下便把皇位丢了。
原时空里闯王李自成在一片石与清军作战失利,一路败退至西安,又再退往潼关地区。
顺治元年(1644年)十二月,清军出击潼关,李自成军列阵迎战,清军因主力及大炮尚未到达,坚守不战。
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以红夷大炮攻破潼关,李自成自此信心全失,采取避战的作战方式,经邓州、襄阳,入湖北,「声言欲取南京,水陆并进」,试图与武昌的明朝总兵左良玉联合抗清。
左良玉病死,李自成在江西再败,逃到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
据说死于当地百姓之手。